男神总想退圈卖保险[娱乐圈]_第15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2节 (第2/5页)

相当高,基本上不容许失败。

    如果说娱乐圈市场还容许明星乃至导演难免一到两次的失败,那么在全美公司当中失败就等于完蛋。因此从能力方面来讲,全美公司堪称是业界内最为苛刻的所在,入门槛极高,出门槛极低,而创始人除了对商业方面有要求以外,对奖项也有很严苛的把控,每年的全球奖也每每总有露脸,名称早先似乎就是取自十全十美。

    该公司算是业界里出了名的变态跟苛刻,有人甚至觉得要不是全美公司足够有钱,按照公司的发展路线早就完蛋了,而至今全美仍旧蒸蒸日上。

    娱乐圈内私底下更喜欢戏称全美为奇迹梦工厂,认为它的成功跟风格不可复制,而且在电影发展至今的道路上,不少电影公司陨落或失去消息,唯有全美稳稳站定,一直走到了今日。虽说这些年来滑石跟卡尔文一直努力的撬着老大哥的墙角,商业化娱乐化冲向了前锋,受众渐广,但还是没能撼动全美的地位。

    比方说这次滑石公司大爆的《灯如昼》尽管在票房上完全性的压倒了《崩塌的王国》,可真要提起双方的经典跟知名度,后者未必会输。

    这次翁楼的电影拍摄,不少电影公司都有意向,最初桑利也接触了几家电影公司,而林雅直接选择了全美,有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因为翁楼曾经在不少电影公司之中辗转过,发生过很多不愉快,全美公司相对来讲没有那么的让翁楼讨厌——好在是全美公司这样的超级大鳄,要是换个小的,桑利就只能感慨女人真是感情用事的生物了。

    而在制作方面,桑利已经足够证明自己的本事,连全美选择的总导演张子滔,也曾经证明过他的商业价值跟艺术价值,林雅对张子滔这个导演也非常满意,资金方面更没有什么大问题。

    跟现在大局面上商业片以特效取胜的超高投资和大制作不同,全美有许多不同的部门,另辟蹊径的小电影,小投资大利润的低成本流水线,同样也不缺乏巨额投资的系列品牌,光这些年来日积月累电影周边上的收入都足够碾压一家小电影公司了。

    如果把全美形容成是一个亿万富翁,那么他不但是个会赚钱的亿万富翁,还是个精打细算,确保每分钱都用得合情合理,能挖出最大利润跟价值的守财奴。

    而同时,他又足够的大方,应有的花销绝不会客气。

    比方说,光是翁楼这个名字,全美公司就给这个项目注资了两亿预算,不管是全美的牌子,还是桑利的名声,包括张子滔近些年来的荣誉,都足够让所有演员对这个项目趋之若鹜,而张子滔也为了这个项目,停下了手头许多正在筹备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翁楼传》之中。

    林雅对张子滔满意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初拍摄《风月别离》时,张子滔不惜重启了胶片的整个流程,不管别人是不是认为这是一种无聊的烧钱败家行为,她个人很能理解为了艺术而不惜一切的做法,这也是她同意张子滔来执导整部电影的真正想法。

    一个能严苛要求自己作品的导演,才不会对翁楼这部电影得过且过,满脑子都是钱。

    而张子滔也的确没有让她失望。

    编剧是全美内部出的,也是近些年来相当有名的一位老师,林雅对这些相关的主要人物都一一了解过,得到她承认跟肯定的,才能够过关。这也是桑利认为林雅是个疯婆子的主要原因,通常卖版权乃至授权绝没有这么麻烦,林雅不要一分钱,可是相应的就是她要监督翁楼传记的整个过程跟参与人员,她绝不容许有任何不合适的人参与其中。

    林雅早期在圈子里也算有些地位,她丈夫又是翁楼的经纪人,堪称是现世能找到最亲近翁楼的人了,现在年纪大了之后又不缺钱,加上她紧紧攥握着翁楼“生前”的一切财产,任是谁也拿她没有办法,老太太既然脾气倔,精神又好,也只能由着她去,好在她也不是胡搅蛮缠的人,这边选定的人只要没什么大问题,她也不会过多为难,否则按照林雅的挑剔,双方早就不欢而散了。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是人,就难免会有私心,加上电影是个多人的项目,可以说只要不太明显的角色,安插点人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林雅这么一搅和,每个人都清清楚楚,谁也浑水摸鱼不了。这倒是还好,跟幕后只管收钱的那些大老板们不同,桑利跟张子滔也想着能跟优质的演员相处,只不过局限于市场、金钱、乃至投资方那方面的施压,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林雅现在在前头顶着,他们乐得受益。

    不过同样,也局限了每个人的权力,就连桑利也没有招,他可以给老太太推荐一下自己工作室的人物,可老太太只要不喜欢,就尽数打了回去,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就算强塞,也只能塞一些无关紧要的龙套,那就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眼下幕后阵容倒是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