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7节 (第2/2页)
,处理任何事情都冷静而游刃有余,好像总是能立于不败之地。 可现在的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秋风把他的袖子吹得飒飒响,看着孤独而脆弱。 他看不清大人的表情,只是能在夜色中,隐约看见他眼眶旁,有什么东西在微微发亮。 两年前,大人与沈大人来的时候,脸上满是笑容,心情不知道有多好。可现在的他…… 他能感觉得到,不论是两年前沈大人离京,还是这次回京,宋大人都会变得心情低落,不爱说话。 旁人也许看不出来,可他日日接送大人,清楚得很。 今日到赵府前,大人还是一切如常。可到了此时此刻,他就变成了这样,难道又是因为同样出现在赵府的沈大人吗? 大人这段时间很忙,会经常见宫里的那位,感觉好像是要做什么事情了。而且,那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唉。”躲在一旁的车夫轻轻叹了一声,别过头去。 大人这般久坐吹风,对身子不好的,他看了心疼。 自赵府一场不成宴的聚会散后,青辰再次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公务上。 每天,她都把自己弄到又累又困才入睡,不许自己去想其他。 作为户部侍郎,她回京以后推行的粮政已经初见成效。各省按着《袁氏农书》上的方法去耕种,稻子的长势都很良好。 《袁氏农书》经过三次修订扩编,对栽培方法、耕作制度、果树嫁接、施肥、防虫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让百姓们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一年两熟在南方的大多数省份都实验成功了,在果树嫁接上,也已有人成功实现了李树与枣树的嫁接。总之,大明的生产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改进。 可以预见不久后的将来,全国的粮食亩产会比以往的任何一年都要高。 朱瑞看到各省的奏报,很是开心,专门召户部的人去表扬了一番,尤其是对青辰。 青辰回京五个月了,朝中对这位新晋大员已经很是熟悉。她在户部梳理了很多问题,提出了改进办法,随着政绩的积累和皇帝的一次次表扬,青辰已经成为朝中名副其实的新贵要员,举手投足都引人注目。 甚至是,朝中已有传闻,她将是明年补入内阁的热门人选。若真是能入了内阁,那她将会以二十四岁的年纪成为大明历史上最年轻的阁老,比当年宋越入阁时的二十七岁,还要早三年。 大明朝堂,将会又出一个奇迹。 当然,朝中也有其他呼声很高的入阁人选,那就是徐斯临。作为当了二十年大明内阁首辅的徐延的儿子,子承父业似乎也理所当然。 不过对于入阁一事,青辰并没有放在心上。 她关心的,还是山东夏粮报欠一事。 半个月前,赵其然去了山东。得知他走的消息时,青辰才突然想起来,到赵府谢恩的那天,宋越曾说过他要走。只是那日情绪起伏太大,她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如今想来,却觉得有些凑巧。 山东夏粮报欠的问题,她已经研究了一段时间了,却是没看出什么名堂来。赵其然此番去山东,显然不是表面上向朝廷交待的那样,去查某个官员。 那宋越让他去山东做什么呢? 还有,徐斯临前些日子正好也去了山东,他与此事又有什么关联,她也很想弄清楚。 …… 这日,青辰去了都察院,找到了徐斯临。 徐斯临这阵子好像有些忙碌,她几乎没怎么见到他。 他坐在官署里,原是在写着什么,见到她来了,立刻搁下笔。 “看看这是谁来了。”他站起来,咧着嘴对她笑,迎她进屋。 待青辰坐下后,他假装看了看周身,“今日出门前是不是嬷嬷给我塞了什么招福的灵物,把你送到我这来了……想我了啊?” 只她还没有说话,他就说了一箩筐,看他夸张的模样,她不由笑了笑,“徐斯临,你的高兴也太隆重了。” 他嘿嘿一笑,漏出洁白的牙齿,“换了旁人是不会的。你不一样。” 线条分明的笑脸,眉眼依旧俊朗。 回京后,两次见面,青辰总觉得他比从前要成熟了许多,也从容了许多。以前他的情绪都写在脸上,高兴,不高兴,别扭,生闷气,紧张,让人一眼就看得出他的心情。 现在他褪去了不少冲动稚气,让人觉得他的人也变得柔和了。虽然还是爱开玩笑,但这种半正经的玩笑,并不让人觉得反感。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是奇妙的。曾经与他相处时,青辰常会觉得紧张,不知道接下来他会做什么。奇怪的是,两年过去,她感觉与他相处轻松多了。 “徐斯临,我有封信,想让你帮我交给明湘。” 昨天夜里想完山东的事,青辰就连夜写了一封信。一是她很久没有与明湘写过信了,二是她想借机试探一下徐斯临,看他与山东那边到底有什么关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