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奋斗史[清]_第3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1节 (第2/3页)

园子里的动静。

    不少人都在怀疑, 这一回老四是不是跟在她联手做局,诓他们入局。正是因为有这个顾虑,他们才迟迟不敢动弹。

    不动弹最好, 敏宁也能有那个时间将京城这的一切有条不紊的掌握在手中。

    唯一让她不高兴的是, 这一个月弘暻已经几番过来找她, 每次都是老话重提, 让她去见四爷。又或是让敏宁允许他去见四爷。

    不管是畅春园还是圆明园都在深严戒备着, 宫中的那些女人一个个都没动的, 就算再迟钝也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一个个缩在院子里不出。

    畅春园里隐居的太后倒是传了信出来,信中直斥她不堪为媳。

    敏宁苦笑,可太后到底是她的长辈,她不能跟她动怒,也只是停了畅春园通往外界的消息通道。

    手中握有了兵马,敏宁也有了底气,开始着手大干起来,第一件事传达给各个省,让各个省在各县举行投票一事,投出的人民代表,然后在来年五月统一到达京城。

    然后是各行各业,每个省都选举出一个可以服众的人选来,同样在五月份,一同来京城开会。

    敏宁开一次全国性质的人民大会,具体商讨整个大清律法需要改动的地方。

    随后她又准备改革官员体系,在内阁之中选其一为首相,首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又准备组建议院,议院是军队和官员还有有过从业经验的律师人选,所挑选的人选全都是各界精英,足足拥有上百人。

    这些议院议员可以由皇帝挑选,也可由其他议员推荐,议员可世袭,也可终身制。

    这个议院被称为上议院。

    有了上议院自然还有下议院,下仪院就是各行业、阶层代表,例如地主代表、农民代表、工匠代表、各人民大网罗了各行各业,大概足足有几千人。

    每一项法案都是这些代表提出来,然后下议院商议通过,在由上议院投票决定,若是上议院通过,会由首相呈给皇帝。

    而下议院通过的法案,上议院有权否决。

    皇帝拥有一票否决权,也就说若是这个法案上议院通过,可皇帝考虑不同意,可直接可以否决。

    敏宁直接将内阁给拉过来,她提出的不管是首相制还是议院制,实际上都是在限制君权,内阁自然是配合的。

    不管是谁,都希望手中的权力增加,眼下皇帝出不来,听说皇帝的亲弟弟十四爷已经逃出了城,准备攻打京城,不过现如今,都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皇帝显然没那么容易就出来的。

    更重要的是,皇贵妃这项提议,对于他们还是广大特权阶级,都有好处,谁会不同意?唯一没有好处的就是皇帝,可皇帝已经被囚禁起来了。

    内阁和三省六部也有那忠心耿耿,梗着脖子不愿意接受的,没关系,不接受那就告老还乡,下面随时有更年轻的人等待着接手他们的职位。

    总之皇贵妃的手腕非常强硬,她手握着军队,一点也不怵跟官员扳腕子。

    直隶平稳无恙,不少人就指望着地方能够动起来。

    可是地方有银行有火车,这两样命脉掐着谁敢动?全都埋头装死,大佬打架,没钱没交通工具的他们可不敢掺合进去,就怕波及到自己。毕竟人家是夫妻,也许床头打架床尾和,回头皇贵妃失败了,皇帝还能杀了她不成,别忘了三皇子作为皇位继承人可是这位所出。

    而且皇贵妃做的事情也只是限制皇权,像皇帝其他几个不是皇贵妃所出的儿子不都好好养着,没动一个吗?

    而四爷手中几大忠心耿耿的臣子倒是真的,陕西总督年羹尧第一个就反了,还打着清君侧的名义。

    敏宁听到这个消息,一点也不意外,年羹尧这些年只仗着他妹子,可惜年妃身体体弱,年羹尧大概是觉得自己真的能上天了,想要将皇帝就出来,甚至想将他那个体弱的meimei捧皇后之位。

    敏宁一听到陕西那边传过来的消息,直接命岳钟琪带领军队前去剿灭。

    那防止这一刻,敏宁也只为军队准备了火器,向地方官员的武力守备使用的还是原来的火器。

    这种火器根本不能够跟她手中那些层次不穷的火器相比,她这边都开始发明出机关枪了,可当地官员手中绝大部分还是在用佩刀,也只有少数配给了火器,那火器最多也只是28连发,吃的都是原来戴梓的老本。

    想到戴梓,敏宁叹了一口气,这老头早年在宁古塔熬坏了,等将这人收到手里熬了没十年就去了,好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