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3节 (第1/3页)
锦荣也不放在心上,尽到礼节便可,何论其中真心,她与他们本就没有任何感情,亲近也好,冷淡也好,都无所谓。 既然了解了原身父母的性子,日后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尽了为人子之礼节后回到房间,锦荣翻了翻原身哪怕劳累不堪,也在默记的典籍。 这世上的天才从来都是极少数,而更多是依靠勤奋苦学,锦荣也一样平凡,不过经历的岁月比旁人多,但凡一本书看了数十遍,蠢人也能记得下来,何况锦荣学一样东西,不止十遍上百遍呢。 第168章 周郎顾 三年时间可以做什么,能令本就出色的周家郎君扬名京城,成为世家年轻一代第一人,引得世人仰慕。 也能令周家多出一个孩子。 京都外柳江上烟波,舟舫上传出和缓曼妙曲声,伴着女子软语。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船头上吟唱的歌伎,春风醺人,染得她容色也艳了几分,一双含水的眸子止不住地往舫间那抚琴之人身上看去。 那人素衣静坐,却仿佛这片天地间的光华灵秀都聚集在了他身上,便是有‘稽子’之称的名士严淮在他旁边,也只能黯然失色。 世间安有周郎顾? 不知又撩动了一片芳心的锦荣,调拨着琴弦,三年的时光,她令周慕颜之名更盛,名扬天下,也让周家受世人瞩目。 曲声歇,锦荣微笑道,“再换一曲可好。” “唱什么?”严淮笑道, 锦荣歪了歪头道,“就唱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好。”严淮朝船头的歌伎笑道,“就请姑娘唱吧。” 锦荣手下琴弦一拨,和先前的江南小调全然不同,豪放狂狷,难得那歌伎才能极好,很快便跟上了琴声,唱出了别样的韵味。 歌伎心中也是欢喜,难得能见周郎一面,没堕了之前在教坊司传出的盛名,更没在那人面前出丑。 琴声激荡,歌声悠悠,引得船上的士子文人不禁随之合着节奏轻唱拍掌起来。 抚琴的锦荣更庆幸,自己早早选了弹琴,不至于开口和这帮人在船上撒欢。 世族子弟多放诞,她这些年是真没少见。若非近几年结交的好友严淮相邀,又是科举后的畅宴。 锦荣抚琴,心神足以二用,而旁边离她最近的严淮面色莫名迷醉,好友的琴艺真是天下无双啊。 听着听着,严淮的目光从好友的侧脸,抚琴手滑过,好友的脸也那么好看,穿的衣服好看,手也那么好看。 不愧是他严子陵的好友。 有‘会稽钟秀’之名号的严淮严子陵也是朵奇葩,他成名早,有世家第一公子之称,后来被周慕颜给夺了,于是找周慕颜论艺,皆输给了周慕颜,他既不生气,也不羞愤,反倒开怀大笑,单方面认了周慕颜这个好友。 虽然性情独特了些,但才华是毋庸置疑的,锦荣也就默认了。 之后更是传出双秀之称。 听说周慕颜要去参加科举,严子陵也非要跟着去,说好友怎能撇下吾,生死吾亦同往。 谈科举谈成生死未免也太过夸张了,不过世家对科举的避之不及倒也是真的。国有科举,意在取士,尤为寒门学子。 世家不愿放下身架,和寒门学子为伍,加上锦衣玉食,哪里愿意去吃科举的苦。 周南治原本也是不愿让锦荣去参加科举的,可惜锦荣又怎会对他百依百顺,周家子的责任她会尽,甚至做的更好,但她想做什么,其他人也别想干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