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节 (第2/5页)
要金口一开,他们的未来才有保障。 一听闻还有新的涉外政策,这些人一边激动一边又有些惶惶不安。眼前的管云飞就成了最好的咨询对象,按照他之前的自我介绍,他们以后少不了和身为鸿胪寺卿的他打交道,先交好起来是必须的。 管云飞自然知道林瑜要颁布什么新的涉外政策,但是在这一切没有被公布之前,他才不会做主动泄密的人。不过有一句话他还是能说的:“安心,是好事。”他留下了一个神秘的微笑,自顾自的离开了。 他这么一走,爱德华瞬间就变成了被围攻的对象。 爱德华哪里知道什么政策呢,就算他和林瑜接触到比较早,但是他的身份只是一介商人,充其量算的是皇商。但是,这不妨碍他在众人之间大吹特吹自己曾经在兴化府和林瑜那几次短暂的交流。这时候,林瑜手中掌握着的香水生意已经不需要忌讳了。 爱德华被林瑜选中为这一支产业的对外代表,不由得让人羡慕这个‘贵族傻小子’的幸运。 海船已经准备好了,就在众人跟随着管云飞跨上了前往京城的海路之时,林瑜也终于带着众位臣公从颐和园回到了皇城之中。 这时候皇城的西面还在继续施工,被焚毁的大殿确是被抢先修整好了,林瑜的话,一如旧制。所谓的旧制,也就是前明之制。整个皇宫之中的牌匾也被换了个干净,这是继续住人的,上面的庭院还挂着满文是怎么回事?甚至不需要林瑜去主动提出来,那些工部的成员就很识相的将牌匾给卸了下来。 谁拿这个去问汉王那是真傻,不知道汉王是打着驱逐鞑虏的旗号起来的么,就是号称坐稳了工部员外郎几十年不动的贾政也不会这么干。 贾家经历了此次劫难,去了一个王氏,她是被查出收受甄家财物的主犯,因此没有和其他的女眷关押在一起。饥寒交迫之下,就这么没了。其他的人倒是都还好好的,就是贾母一下子没了精神,但是好歹也等到了贾敏进京,这才含笑去了。 荣宁二府的宅子、产业是不用想,但是贾敏还在,比如原著中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已经算得上是不错的结局了。 以后再要说起来,最为出息的反而是消失不见了的贾环,如今已经改名成为林子的孤儿。他是亲眼看着虽然粗鄙好歹也护过他的赵姨娘没了性命的,对贾家也没了念想,这才做出的这样的决定。 如今林子日日夜夜地在北州的孤儿院中训练,安心的成长。据说他们这个北州孤儿院也要被搬到京城去了,回到故地,林子有着短暂的惶恐,但是很快这一点点的心思就在沉重的训练以及学业之中被磨了个干净。 他不知道,在遥远的京城,林瑜正在和朝中的臣子商量着里的事情呢! “教育这一块绝对不能退。”坐在书房之中和众人商议的林瑜一开口将把调子给定了下来,“再穷也不能从教育经费上伸手,皇家学院的地皇家已经划出了皇宫,甚至连先生的俸禄都从皇家私库中出,改建的钱必须由国库中来。”这么说他也有私心,这些人的俸禄从他的口袋里掏的话,想要教什么,做什么样的改革都由他做主,礼部的那些个大儒可就没有了乱说话的余地。 “老臣知道殿下心系教化,但是想要建设这样的新式小学,还要普及到县之下的城镇,就算有这个经费,也没有那么多的先生,还不如一步步慢慢来。”常柯敏劝道,他说的也是一句大实话,先生不够,就算有钱也使不了,更何况前面留给林瑜的可是一个烂摊子。 想到这里,林瑜转头问:“北伐之前,金陵才刚颁布了科举的新内容,现在应该已经考完了罢!” 原东番实际掌权人,现在众臣之中隐隐的领头人,未来的宰相白安翻了翻手上的奏折,道:“考完了。原本还要在金陵的干部学校进修一段时间,不过,各处都缺人,就全都派出去了。过一年看,不合格的全都回炉重造。再不合格,就换个位置,总有合适的地方。” 林瑜听得笑了,道:“新朝缺人,能用得起来的尽量用。不是说乡官缺人吗,本王也想过了,连年的战争很是多了一批伤残战士,这些人以后会越来越过,光让国家养着也养不起。这些人在军队中都是念过书的,遣回本籍做个乡官正好。” 这群人受过教育,纪律性又好,作为沟通上下的人选最合适不过了。再说,别看他们多多少少有些缺胳膊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