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节 (第3/5页)
绝口的样子,总觉得心里有哪里觉得不大对劲。 他还将这种感觉和安排在军中的暗子说了,他们当然不会忽略一个将领的话,更是好好地调查了这些人。然后得出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结论,这些人还真是打心眼里的尊敬,并没有他意。现下最大的野心也就是希望皇上能够接受他们的臣服,并允许他们派出遣汉使,前往汉朝学习先进的经验。 至于打听来的关于皇帝陛下的轶事,因为这些军士说得都是一些早就为众人皆知的故事,是以这些暗子就没有多加干涉。按照这些倭人的劲头,很快皇帝陛下的威名就会辐射到这个倭国来,他们很乐意看到这一点。 杨成栋听过暗子的汇报之后,心道大约就是这些倭人异于常人的反应才让他觉得奇怪。不过,既然暗子都说没有什么问题,那就真的没有多少问题。 若真有什么事,杨成栋冷笑一声,既然能攻打这个国家一次,就能攻打第二次。而且,第二次的时候,可就不会像是这一次这般客气了。 燃|烧|弹这个东西效果显著成本低廉,想必财大气粗的皇帝陛下并不介意他多用几颗才对。 林瑜当然不会为了他国的人生为自己征战的将领的气,像林瑜这样坚持以他国为养料供养本国国民的皇帝要说有多么的良善还真没有。 虽然还没有将他国的人全都看做彘狗的地步,但是他也的确做到了对其他国家的人像是冬天一样冰冷。而相对的,身为林瑜治下的国民则享受着他像是春天一样微暖的待遇。 比杨成栋预料的更快一些,信鸽带着捷报在德川幕府投降的消息在第二天的上午就抵达了林瑜的案前。这时候的林瑜正和众位心腹朝臣在书房中开着小朝会,商议着关于如何先行开办银行的问题。 就在说到强制不如引导,先以利诱之的时候,带着捷报的侍卫不顾及正在商议的众人,敲响了书房的门。 一般这些侍卫没有军令的时候是不会靠近书房半步的,但是既然他过来了,那就说明有着紧急军情,在这样情况之下的打扰是被允许的。 林瑜挥手让人放他进来,坐在最边上的管云飞年纪最小资历最少品级最低,非常自觉地起身开了门。 “德川幕府降了,德川秀一身死。”林瑜将军情上的情报念出来,看到下面的一串数字的时候,不由得挑了挑眉毛,“家臣逼之,幼子献颅。”还真是倭国人的特性,不像是杨成栋,林瑜对这个民族的秉性可谓是了解深刻。对方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在他的预料范围之内,不过,看在场其余的几位重臣,显然他们有些适应不|良。 倒是管云飞感叹道:“夷狄者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古人诚不欺吾!”他掌管鸿胪寺,这段时间和好些的外番打交道,这一番感慨还真是相当的出自内心,“对君父尚且如此,果真禽|兽。” 白安先领着众臣恭喜,虽然还不是正式的捷报,但是这样的情报出来基本不会有误,区别只在于正式的捷报这时候应该在路上传递着而已。 林瑜领受之后命众人起身,然后道:“既然捷报都来了,那么正好就说说投降的条款。” 无论以前的投降如何,从现在开始,这两个字就不再代表着简简单单的臣服而已。林瑜将自己初步总结下来的几条拿出来,请众臣先看了看。 白安率先接过,看到第一条的时候,眉头就先一挑:“倭国需为此次战争负责,废除天皇之不敬称号,并赔付战争所用之款项共计两千万两银。”有了第一条垫底,再看下面的时候,他就镇定多了,等全部看完了,才对林瑜笑道,“倭国国弱,这么些银钱怕是赔不起来。” 林瑜就道:“这不是还能分期么,花个几年总能赔完。”他这还是客气的,这个数字比这一次花的军费多是肯定的,但是要说多么的狮子大开口还真没有。他总要给出征海外的军士一些补贴奖励么,以后军士们才有开疆拓土的热情来着。 面对众臣犹疑着,问这么些条款是否过于严苛的疑问,林瑜肃颜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今拟定强干弱枝之策,以后凡非华夏之国一如倭国故事。必定以其国之资源供养本国,切不可令其坐大。以此为基本国策,代代相传不得有误。” 众臣凛然下拜,齐声应道:“诺!” 第111章 事实证明,光让倭国赔这些还不够, 林瑜对于被送到京城的来的所谓天皇一家子的人头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就等着倭国来人赎买。 这要是被那些腐儒知道了,不知道要喷多少的唾沫星子, 在他们的口中林瑜本就已经堪比暴君了, 更何况于现在这么处理战争之后的后续事宜。 幸好之后负责谈判的是管云飞, 作为鸿胪寺卿的他立得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