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2节 (第3/3页)
问,“阿摩,依你的判断,柱国是真谋反么?”听着动静现在该是在商量处决办法的时候,等诏令一下,就彻底来不及了。 杨广摇头,看了贺盾一眼,猜到她的目的,心里无奈好笑,里面跪着的全都是高熲一派,这些人都劝不动,虞庆则必死无疑。 这些年他虽是远在江都,但长安城的朝堂局势他也不陌生,皇帝厌弃功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天下太平,用不上这么多武将,碍眼又有错处的,总会死得快一些,虞庆则等人首当其中,他已无需做什么,只消无错处的静观其变即可。 贺盾看着杨广轻声道,“阿摩,我们进去劝一劝父亲罢。” 杨广看着已经严阵以待的贺盾,心里卸了口气,也罢,虞庆则虽是高熲一派,但儿子虞仁孝是晋王府僚佐,他开口劝上两句,倒也无妨。 只谋反这样的罪名,不是劝一劝便能劝得动的。 杨广略略思量,朝贺盾温声道,“阿月你在外头候着,我去劝劝看。” 杨广说完便走近了几步,在外头出声行礼求见皇帝。 贺盾听他愿意救,心里就很高兴,不过武将谋反这样的罪名光劝是不行的,贺盾一边在心里理着一会儿要说的话,一边跟在杨广后头,想着怎么说才会合情合理。 杨广回头看了眼坠在身后的贺盾,见她聚精会神的想对策,心里觉得她若日日这么跟着他,他不想做正人君子也难,便如当初她把杨府的死对头宇文宪救回家一般,现在他要为对手保留羽翼了,虽是各有利弊,但总不比坐观虎头捡渔翁之利来得爽快。 他肯进去说上两句话,高熲的表情大概会很好看,杨广想。 杨坚好歹是让他们进去了,只余怒未消,神色不悦,“你们也是来劝朕的么?” 御书房里两个关键人物都在,虞庆则和赵什柱,一个被告,一个原告。 两人还是亲属关系,赵什柱现在在杨坚眼里,就是大义灭亲的代表,给虞庆则披上谋反的帽子,不是你死便是我活。 第125章 阿摩心情很好啊 杨坚余怒未消, 杨广温声道, “儿臣请父皇三思, 武侯大将军若当真有反意, 便不会自潭州入京面圣了。” 贺盾自杨广身后站出来,朝杨坚行礼道, “将军身为一名武将, 对一个地方的地形地势做出合理准确的预判是武将应有的基本素质,他若看不出潭州地势险固易守难攻, 倒还辜负父亲给他的信任和厚待了。” 被捆绑按押在地上的虞庆则面如死灰,并未言语,听了贺盾的话,眼里悲愤之意一闪而过, 只他似乎是认命了一般,一句话也没说,听凭发落。 高熲等人还跪在地上没起来,贺盾话说完以后,御书房里就彻底安静了下来。 杨坚脸色很不好,许是想发火对着她一介女流又有所顾忌,又许是知晓贺盾时时不怕死的忤逆他痛骂也无用,虽是被气了个够呛, 到底也没像责骂高熲苏威一般责骂她, 只看着她双目圆瞪目带警告,要杀人了一般。 贺盾悄悄松了口气,借着袖子的掩盖扯了扯杨广, 示意他别说话,让她来说。 只还未等贺盾出声,当前跪在地上一白面男子抢先开口道,“皇上明鉴,此等谋逆的大罪,臣下岂敢乱说,一来晋王与晋王妃常驻江南,不知晓军中之事,二来臣下那外甥虞仁孝在晋王麾下任职,王爷王妃与之关系亲厚,定是受了虞仁孝的蒙蔽哄骗,是以替逆贼虞庆则求情。” 贺盾听这男子说起外甥虞仁孝,便认出来他就是赵什柱了。 赵什柱口才了得,说得有理有据,两句话下来处处都是坑,应下了就是踩杨坚的忌讳。 贺盾摇头朝赵什柱道,“我和晋王先赶到长安给三弟看病,仁孝他们随晋王府的属官一道,这会儿还没到,我和晋王是奉旨入宫,先前并不知晓虞大人被拿来了御前,是赵大人您和皇上方才说话声音太大,我和晋王在外听见了,想着虞大人不是作jian犯科之徒,所以这才进来劝诫两句。” 杨广看了贺盾一眼,心说她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保自己想保的人的时候,脑子转得快不说,嘴巴也厉害许多,大概听见的时候便想着要救人了。 谋逆是死罪,诬告朝廷大员谋逆也是死罪。 赵什柱不断觑着皇帝的脸色,眼里渐渐起了些急躁之色,杨广微微蹙眉,赵什柱若胡乱攀咬扯到他和贺盾身上,那可当真是死人一枚了。 贺盾朝杨坚拜了一拜,请求道,“武侯大将军位列柱国,实乃朝廷重臣,父亲不若把将军移交吏部,着大理寺共同审理,待查明真相,再下诏令定罪不迟。” 高熲等人附议,赵绰等人也跪地叩请,“请皇上三思!” 杨坚已然未将法度放在眼里了,贺盾虽然说得很委婉,也并未请求要立刻赦免虞庆则,但还是紧绷着心神,等看见杨坚有再发怒的趋势,心就沉到了谷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