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6节 (第1/3页)
本省作为产粮大省,主产粮食为水稻。但也有少部分地方,零星种植有木薯。 那么东方红公社各生产队的山头上,出现些薯块已经成熟的木薯,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啊! 跟之前扔到山头上的那些动物比起来,木薯毕竟是“本地物种”啊。 现在,她也已经学聪明了。只要把各生产队的山头地形记清楚,她完全可以凭借核桃空间的力量,自由穿梭。 根本不必自己用两条腿走着去。 不过,木薯这种东西,她也只敢偷偷移栽到东方红公社的山头上。 要叫她移栽到别处,她可真怕把人给毒死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虽说本省也有种植木薯的地方,庄稼人大多都知道这东西有毒。但要给它去毒,要花好几天的功夫,还得彻底煮熟才可以。 除了东方红公社外,别的公社社员早就在饿肚子了。那些公社的山头上能吃的,诸如树叶、树皮、草根之类的,全都被人吃光了。 她真怕她移栽过去,那些人等不及去毒,就会饿得把它们给啃了。 那她罪过可就大了…… 但她没想到的是,她爹居然成功地把小球藻项目带回了本县,改变了曾经历史的轨道。 更没想到的是,她现在移栽的木薯,也将会对小球藻项目产生深远影响。 时间线拉回到李向阳和黎燕燕进行的那场,关于美国未婚夫和“一起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谈话之后。 黎燕燕并没有当场答应李向阳。 感动,是必然的。 但再感动,现实依旧是摆在眼前的。 只是,她终究是动摇了,和李向阳道别之后,回宿舍拿了纸笔,开始给她远在京市的爸妈写信。 她想告诉他们,在她的生命中,闯入了一个叫李向阳的人。她也想向社会阅历更丰富的父母亲,讨个主意,她到底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才会更恰当。 而这其中,又是否能有让她情义双全的法子呢? 没有得到黎燕燕答复的李向阳,无精打采地度过了一整天。 晚上,他脚才踏进院门,他娘就迎了出来,满眼询问的眼神。 他望了他娘一眼,头就沮丧地耷拉下来。 侯秋云一看儿子这模样,就知道事情不顺利。忍不住用眼神剜了他一刀:“我咋生了你这么个儿子?你爹当年多会说讨喜话,讨我开心呐。怎么这个传承,一到了你这儿,就断了咧?” 李向阳更郁闷了。 侯秋云挖苦他归挖苦,还是关了院门,脚撵脚地,跟着他进了堂屋,等着他的下文。 红果儿也睁着大眼睛,望着他。 李向阳叹了口气,没把黎燕燕美国未婚夫的事说出来。只捡了大多数人都知道的说:“她说她家的钱确实是全捐出来支援抗r了,但这也改变不了她家以前是资产阶级的成分。说这个属于啥遗留政.治问题……” 侯秋云在政.治的眼光,甚至还不如李向阳。她奇怪地道:“她家捐款抗r,是大好事啊。要遗留,那也是遗留的大好事情。有啥好担心的?还是……人家是在绕弯子拒绝?” 李向阳顿时胸口中了一箭,整个人都没精神头了。 只有红果儿知道,在后来的十年特殊时期中,这样的遗留政.治问题,确实造成了很多冤假错案。 事实上,上辈子她爹被批.斗后,大约过了一年的样子,黎燕燕就没在水利局了。 她去找她时,从别人嘴里得知,她又成了下放干部。 十年特殊时期时的下放干部,跟现在因为闹饥荒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