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福娃娃_第1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节 (第3/3页)

营养成分比小球藻还高!”

    第81章 除了小球藻,还有别的藻!

    一听到又有好的救灾法, 李向阳又来劲儿了:“这东西这么好吗?怎么制作的?”

    “这东西,造起来成本特别低。它的培养液,不需要用上金贵的粮食来制作。你只要把果皮、菜根菜皮拿来煮熟煮烂, 过滤出来的液体就能当培养液。要是果皮菜根都拿不出来, 农作物的根茎叶、淘米水、树叶也成。你说它成本是不是特别低?”

    “对对对,是低!那怎么制作的呢?”

    “哦, 把培养液倒入干净的盘子里。再把培养好的试管菌种放进去。等过几天, 菌膜长满整个液面,达到一定厚度,就成了。不过, 这种方法麻烦的地方就是, 菌种必须一直处于5060摄氏度的环境, 才能生长。”

    李向阳答道:“这个好办呐,放太阳底下晒呗!”

    “那样产不出来的。只能放保温箱24小时保温。放24天就行了。”

    “……”

    原来这个就是他说的成本低……

    电力、保温箱, 还有其它实验用品都由国家提供经费,这样的科研人员, 他们的想法,果然跟普通人不太一样。

    照他说的那样,保温箱得24小时一直耗着电。而且听起来, 这东西就不是一个可以批量生产的食物。电力成本和人工成本一加, 最后造出来的人造rou精就一盘子, 这就跟当年的大炼钢铁一样,根本不抵什么用。

    李向阳烦恼地道:“为啥小球藻的营养液非要用粮食啊?也用果皮菜根不成吗?”

    “喂,你可不能随便乱加东西啊!你要乱加, 到时候池子里长了田螺、贝壳,还有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那我加淘米水呢?”

    “那营养不够啊。我这边现在也出现了新问题,工厂化养殖方式跟土法养殖不一样,批量化生产的后果是,小球藻的营养成分有所降低。唉,还是土法繁殖好啊……”

    挂了电话,李向阳的问题还是没得到解决。

    他叹着气,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再怎么想办法,也想不到可以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

    本来,用小球藻当代食品,就是因为粮食短缺。

    想来想去,头都想痛了,还是琢磨不出来一个法子。鬼使神差地,他突然想到山上去走一走。

    曾经,他家红果儿还有其他人,都曾在山头上发现过大rou。这些rou,挽救了东方红公社不少人的性命呐。

    现在想不到办法了,他就莫名地想到山头去走走、转转。

    他心里其实很清楚,自从上回,各队的山头上都无缘无故出现了许多大rou,刘芳又宣称在自家门口打跑了一只麻老虎后,各生产队的队员就人心惶惶的了。

    以前,还老有人往山上跑,期望着能捡得到rou。现在嘛,为着自身安全着想,谁还敢上山呐?遇到麻老虎怎么办?难道还跟人家打一架?

    打得赢吗?

    更何况,民兵连的人也在群众的强烈建议下,在好长一段时间里,天天都巡山三次。虽说没把麻老虎给巡出来打死,但这么个巡法,就算有老虎群,怕也被吓得逃蹿到它方去了。

    哪儿还可能捡到rou啊。

    不过,就像大家依然不敢上山一样,李向阳也依然莫名地对山上有rou抱有期待。

    他拿了把锋利的砍柴刀,就独自一人往山上去了。

    他去的是一队的山头。

    东方红公社没有一个社员家里断过炊。公社范围内的山上,尽管因为旱灾旱死了部分的树,地上的草也萎黄不已,但地面上好歹是覆有植被的。

    不像别的公社,山上能吃的几乎都被老百姓挖来吃掉了。

    看着这满山的植被,李向阳心里舒坦多了。这多少意味着,他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挨点儿骂就挨吧,不被人理解,就不被理解吧。

    人在做,天在看。他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这样想着,他心情轻松许多,竟唱起小曲儿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