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8节 (第2/2页)
谁不想吃饱肚子啊? 她娘饿了那么久,饿得在临去前都有了执念,嚷着要吃顿饺子,才能安心上路。她爹又怎么可能例外呢? 嚷嚷着活久了,活腻了,不过是怕自己这个老不死的,会拖累儿女罢了。 从这天起,刘福鹅心头压的那块大石头,终于挪了窝。再没堵在她心窝窝上了。 只是,日子虽说好转了,粮食也消耗得特别少了,大家心里还是没有彻底踏实下来。 粮食耗得再少,总归是在耗的。 民以食为天。而当了一辈子庄稼人的社员们,就只认地里的庄稼,才是他们真正的天。 大家肚子是饱的,心里却担忧着日后的饿。 这天早晨,刘福鹅给全家做好早饭,伺候公公、公婆吃好后,就跟她男人一起去队部领活儿出工了。 这时期,生产队里每天干什么农活,在哪块地上干,每个人具体干哪些活,怎么干,还有队里对大家的具体要求等等,都是要在出工前,由队长给队员们开会明确的。 而今天呢,她和她男人分到的活儿,是薅秧。 所谓的薅秧,其实就是到稻田里拔杂草。说是拔,其实为了省劲儿,也为了给秧苗攒养料,还有更便宜的干法。 大家头顶戴个大草帽遮阳,在稻田里借着水的浮力,抓着杂草双手一顿乱搓,把它搓成一团,再深深地按进稻田泥里深处。 这样,杂草免不了只能在泥地深处腐烂,还能变成养分,滋养秧苗。 刘福鹅原本就对这批秧苗没啥信心,下了田也就下了。老老实实地薅秧,眼睛都不往别处瞅一下。 可她没薅几株秧苗,就看到一株颜色特别鲜绿,长得特别有精神的秧苗。 她愣了一下,哟,其它苗子都要死不活的,就它长得还这么好。但她也就感叹了一下。 继续薅。 可没薅几株,居然又撞上株好苗! 她这才引起重视了,赶紧抬头往田里四处瞅。 这一瞅,才发现,这亩稻田竟有好些秧苗都长势喜人!这些好秧苗数量稀少,但混在那么多孬秧苗里,着实让人看到了希望啊! 她转头去看她男人。 她男人显然也发现了稻田的变化了,正张着嘴,不敢置信地四处张望。 望完了,还抖着手,指着旁边另一亩田,说不出话来。 很快就迈着大步,冲那亩田奔去。 明明田里都是淤泥,不好走路,他愣是走得健步如飞。 她也赶紧冲那亩田望去,嗬,那亩田秧苗情况也开始好转了! 其他队员已经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了。有动作快的,已经把隔得近的十来亩田全都跑了一遍,跑回来报喜道:“乡亲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咱们之前累死累活灌溉的那几亩田,秧苗都开始好转了!变绿了!” “不过,还有一个坏消息。” 他这么一说,大家脸上刚刚堆满的笑容,立刻凝固了。 “啥坏消息啊?” “有啥坏消息,你赶紧说啊。说一半,吞一半的,急死个人了!” 他喜滋滋地道:“坏消息就是,咱们没挑水灌溉的田,秧苗还是一样蔫哒哒的!” 稻田里顿时响起一片笑声。 “你可拉倒吧!这还用得着你说?” “看吧,不是老天不给活路,是咱们自己没了信心。” “别的田里的秧苗,也像这亩田里的这样?” 传消息的小伙儿答道:“像!像!” 这下可把大家伙儿乐坏了! 有些摸着胸口问:“我这可不是在做梦吧?咱们真的拼过了老天爷?” 有些连连答道:“是啊,老天爷都没能干得过咱们!” 刘福鹅弯腰摸了摸转绿的秧苗,那肥厚的叶子。这叶子摸起来,跟前几天蔫哒哒的时候完全不一样。每一寸每一分,里面都是生机啊。 这份生机一定能结成沉甸甸的稻穗,带来一个丰厚的收获季! 她又伸出双手,捧起了田里的一捧泥。不管是她娘家,还是她婆家,他们祖祖辈辈都是靠这片土地,才能吃上口饭的。 现在,队员们的辛勤劳作,终于感动了这片大地! 秧苗终于又绿起来了…… 她双手把稀泥又恭恭敬敬地捧回稻田,用田里的水洗了洗手,转身就往岸上走去。 她身旁的妇女问她:“福鹅,你上哪儿去?” 她头也不回:“去担水!浇地去!” 那名妇女愣了愣,忽然也提脚往田埂上走去。 旁边听到她们对话的人,也紧随其后。很快,田里的人都呼啦啦地走光了。 二队队长过来看大家农活儿干得如何时,被空荡荡的稻田给吓了一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