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节 (第3/4页)
?” 窦氏笑了笑道:“我看你倒真是有些忙活傻了。”凭本心说,窦氏是十分佩服这个小姑子的,这样的工作量,若是换成自己那个丈夫,当真能够完成的这么好吗?所以果然小姑子才是那个天选之子吧。 “我也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若是她们愿意学习,那自然是最好,可若是不愿,那我也希望她们能够活得松快一点。毕竟女孩子这一辈子,活得最轻松的也就是这段时间了。”就算将来她们成了郡主,成了皇族,可只要脱离不开这世道束缚,她们也还是要受到诸多规矩的束缚,绝对不可能像谨欢这样的活得放肆自在的。甚至于像李琛这样的存在,在李家的诸多女儿之中亦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谨欢深知要改变何其困难,她所能做的,也只是借助自己的力量,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改变罢了。 窦氏无奈叹了口气,也是想到了自己,发了狠道:“谨欢,若是到了那一天,你说女子可不可以为官呢?” 谨欢疑惑道:“嫂子你怎么会这么问?” 窦氏心里一沉,只听得谨欢理直气壮道:“谁若是不愿意和女子同朝为官,那就让他回家吃自己去吧,哪儿来这么矫情的贱人呐。” 第294章 大唐盛世 谨欢是不准备拿武瞾这个日后的侄儿媳妇兼侄孙媳妇的例子来用的, 原因也很简单, 她们所处的位置完全不一样,并不能以“女帝”二字一概而论。 武则天上位, 那是踩着李家人的尸骨爬上来的, 她既要防备着李家,打压着李家, 又还得控制自己的力度,不能过了那条线。 但是谨欢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呀,她就是李家人,她可以提拔李家人,当然也就可以打压惩处李家人,有功就赏, 有错就罚嘛,谁都说不出个四五六七八来,就是这么的直接啊。 再加上武则天是紧接着二凤和荔枝两人坐的江山, 这父子俩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她的压力自然也大。可是作为未来的“开国皇帝”,对于群臣们来说,谨欢现在的表现已经可以打一百零一分了,多给一分完全不怕我们明公骄傲的,还想要怎么样呢。 基本来说的话, 谨欢现在只要不捅大纰漏就行了。至于说这个纰漏大不大是怎么定义的嘛,还是得看谨欢自己,没办法, 有权有势就是这么任性咯。 故而窦氏说的那个问题在谨欢看来,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开什么玩笑哦,她都能坐在皇位上了,居然不许女子当朝为官?你,你,还有你你你你你你,都给我辞官回家吃自己去吧,朕要搞女儿国,看你们谁敢拦着! 当然了,这个目前只能是谨欢的愿景,是一个美好的期望。毕竟未来再怎么美好,现在这不还没实现嘛,就只能先yy一下了。 但是谨欢的说法却让窦氏满心欢喜起来。 窦氏和谨欢相处了这些年,最是明白她的性子,说是一口唾沫一个钉那都是轻松的了。但凡是这位想办的事情,她就没见到她没办成过的。像是造反这样杀头的大罪都撺掇全家搞起来了,将来任用女子为官罢了,完全都不是一个等级的吧。 “既是如此的话,那么这些女孩子倒是不能再轻忽下去了。”窦氏想了没一会儿工夫就拿定了主意,开了口准备将这桩事接过来。 王朝最开始的时候任人唯亲根本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周朝和汉朝的分封制可见一斑。虽说后来出了各种和七王之乱差不多的破事儿,但是最一开始的时候这些,这些分封各地的王侯们带来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谨欢也不打算搞分封制,即便她们李家人超级多。 她是皇权大一统的绝对推崇者,这一点和她的兄弟们算是一脉相承,都喜欢搞一言堂的那种。对于天下来说,其实皇帝搞一言堂并不可怕,当然,这个不可怕的前提是这个皇帝是个英明的君主,能够引导人民富足安乐的那种。可如果是个昏君搞一言堂的话,那就大家一起早死早超生吧。 窦氏在这些年处理事务的过程之中也早就锻炼了出来,若说从前只是一个合格的世家宗妇,那么现在,当一个总揽大事的大总管也不是不可以的。以她的眼光,自然能够判断出培养自家这些女儿家的好处。别的先不说,光是一个李琛,将来就能顶多少事儿啊。 “既如此,那此事就一应交托到嫂子手上了,让琛儿帮忙便是。”谨欢略微沉吟小半晌,就利索地做了决定。 这些事情无关大局,反倒会在日后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只是现在还不能确定女孩子们的情况到底如何,谨欢也就干脆不和其他人商议了,转而放手任由窦氏施为,是好是坏,只等看日后结果就是了。 窦氏乐呵呵地给自己揽了一摊子事儿,丝毫不觉得麻烦,高高兴兴地出了门。兴许是有了要奋斗的事业,连步子都带着风,看得来找谨欢汇报的李建成一愣一愣的。咦?他娘亲怎么这么开心?莫不是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