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节 (第2/3页)
皇后道:“罢了罢了。皇后的事儿,自然有皇帝皇帝cao心。至于我,还是安心地做我的太上皇后便是。对了,碧烟,记得把那顶老的箱子里面的送子观音请到佛堂里面,把那对龙凤佩也给供上。” “是,娘娘。” 在太上皇后跟心腹们对话的时候,清凉殿的贾琰也打发走了周德妃和赵敬妃。这两个人一走,何尚宫就忍不住道:“娘娘,您为何要把双胎这么重要的事情告诉欽晖殿。” 何尚宫用的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 她的语气就跟她的心情一样,充满了焦虑。 因为现在的贾琰实在是太需要一个儿子了。也许上殿出手,只是因为皇帝和那支正在筹备的船队损害到了上殿的利益,但是宫廷这种地方,一点点的小事儿,都会被无限放大。也许上殿的本意只是想警告一下皇帝,可是外头还有许多人,虎视眈眈,等着把皇帝拉下马呢。 把双胎的事儿告诉太上皇后,就等于说,太上皇那边也会得到消息,然后,外面也未必不会知道消息。 这其中,只要有人动个手脚,只要清凉殿这边有点疏忽,皇后和皇后肚子里的皇嗣就会出意外。这才是重点! 贾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笑道:“尚宫,你担心我,我知道。”在亲近人面前,贾琰更喜欢用我,而不是代表身份的本宫。“不过,我这一胎,肚子这么大,你以为这宫里就没有人嘀咕么?如果躲躲藏藏,不敢告诉这个不敢告诉那个,自己又疑神疑鬼,最后还不是自己和孩子都不得安宁?而且,双胎的话,九个月足月生产又,七个月早产,也是常态。我能够做的,也只有坦坦荡荡地面对这一切。更重要的是,今天发生太多的事情了。” 前面是重点,最后一句也是重点。 为了后宫的安宁,也为了防止太上皇后心生嫌隙最后彻底倒向太上皇那边,贾琰就必须先拿出诚意来。 明白地告诉太上皇后,自己的肚子里面是双胎,这就是贾琰的诚意。 听出了贾琰的话外之音,何尚宫等人也只能按捺下心里的焦虑。 跟贾琰不同,贾琰愿意看在皇帝的份儿上,对皇帝养母,也就是太上皇后多加容忍,尤其是在她肚子里的孩子没有受到切实的伤害而她也看出了太上皇后不知真心想要伤害她和她的孩子的情况下,这是身为后宫女人必须做的,也必须学会的选择。如果是寻常人家,她完全可以由着性子来,婆母对她的肚子里的孩子不利,她有这个资格记恨一辈子。但是,这里是皇宫,放在大家面前的,是皇位,涉及皇位,乃至是一国之君的权柄,她不得不学会放下。 这种训练,早就在她决定入宫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所以,有的时候,她太豁达了,连何尚宫等身边侍奉的人都看不下去,可是她还是能含笑面对。 对于何尚宫等人来说,当初跟着贾琰在行宫里面训练辅佐贾琰,让他们对这位年轻的皇后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如果贾琰自己着急,他们会劝慰贾琰,当贾琰自己不那么着急的时候,他们就要替贾琰着急了。 今天便是如此。 对比贾琰的豁达,竺贵人就显得不淡定了。 竺贵人知道贾琰怀了双胎之事,已经是差不多半个月之后了。整个后宫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知道皇后怀了双胎的事儿。 对于别的后宫们来说,尤其是那些新人,清楚得罪了皇后皇帝就能晾她们一整年的事实之后,没有一个人敢对皇后不敬。哪怕心里就跟油煎一样,在表面上,她们提起皇后的时候也是恭恭敬敬的,就是一个人在自己的宫室、在自己的卧房里面,也不敢说皇后的坏话。 有资格把心事放到脸上的,整个后宫,差不多也只有竺贵人一个了。 听说皇后怀了双胎,竺贵人第一个反应就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御医什么时候确诊的?” 等知道了是太上皇后让皇后罚站的那一回,竺贵人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又问:“这么说来,万岁早就知道了?” “是的,娘娘。”孙芳菲小心翼翼地看了竺贵人一眼,道:“娘娘有什么打算?要不要请平章事大人进宫一趟?” 竺贵人坐在上头,愣了好一会儿,才道:“不,不用了。万岁最忌讳这样的事儿。哥哥,哥哥也不会愿意这么做的。” 更重要的是,要竺贵人对未出世的孩子下手,她根本就做不来。 竺贵人会吃醋,会闹脾气,但是,她绝对不会有对孕妇和孩子动手的想法。她只会这样想: “皇后娘娘的子孙缘分真的很好。” 每次重复一句皇后娘娘的子孙缘好,竺贵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