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4节 (第3/3页)
道能支持多久。而且南洋路途遥远……” “不需要去南洋, 只要能够到达高句丽,震慑高句丽王室。你能做到吗?只要它们能够支撑到高句丽就成,甚至不需要回程。” “臣明白了。臣需要人手……” “接下来一个月,工部会全力支持你。记住, 不止是龟船,还有运兵船。” “是。臣领旨。” 将作监大匠卢少音一离开, 贾琰就宣来了枢密使闻彦修和枢密院平章事竺明诚:“本宫听说,高句丽对我大晋一直是明面归顺暗中包藏祸心?” 闻彦修一听,立刻道:“启禀娘娘。确有此事。高句丽上报朝廷,他们的水师只有二十二艘船。实际上,他们光巨艋就有一百八十艘。加上运兵船还有战舰,只要高句丽愿意,他们随时都可能危险到我大晋东海沿岸。” 贾琰道:“也是因为东海上的三角航线利润太过丰厚了吗?” “高句丽方面说,他们是为了防备倭寇。” “倭寇吗?”贾琰冷冷地道,“那么。以大晋的名义,给高句丽去国书,质疑他们的战舰数量。你说,高句丽会选择销毁船只的可能性有多大。” 闻彦修道:“启禀娘娘,既然高句丽在水师上投入如此之多,只怕他们不会如此就范。而且,此刻恐怕有人已经把南洋之事告知高句丽王室……” 在闻彦修看来,现在不是找高句丽的麻烦的时候,而是要担心高句丽趁机sao扰大晋的北海、东海沿岸了。 毕竟,柯承业被调往南洋这种事情,肯定是瞒不过人的。 贾琰道:“如果我们把龟船开到高句丽沿海呢?” 闻彦修道:“可是皇后娘娘,龟船的速度且不说,把龟船划到高句丽,将士们怕是也废了……” 贾琰道:“这件事情,本宫已经交给将作监了。竺平章事,本宫问你,若是把龟船给你,并且给你足够的人手,你敢不敢出使高句丽,然后,把高句丽的船给本宫弄回来?” 竺明诚道:“娘娘信我?” 您可知道,我可是竺贵人的哥哥!六皇子的舅舅! 贾琰道:“万岁信你。” 更重要的是,贾琰的手里还握着京营。京营那边八十万将士,加上京师守备四十万,足足一百二十万人马。就是给了竺明诚二十万,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竺明诚还能够靠着手里的二十万人马打下城墙坚固又兵强马壮的京师? 那样的话,直接改朝换代就好了,哪里还用贾琰这么折腾。 竺明诚立刻跪下,道:“臣必不辱使命。” “好。枢密院先拿个合适的章程出来。等将作监把龟船改造好了就开始。” “是。娘娘。” 虽然对贾琰口中的龟船改建十分感兴趣,但是闻彦修跟竺明诚还是退下去做准备了。不得不说,如果贾琰说,要求改建过后的龟船要支撑到南洋,将作监肯定是不敢应的。但是只是到高句丽沿海,卢少音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实际上,在南宋时期,中国就曾经出现过桨轮船。只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这种船已经消失在了中国的江河里面。卢少音也听说过这种船,但是,因为典籍少,加上花费,使得他不曾在这上头留过心。现在皇后要再龟船上装上桨轮,卢少音只能根据传说,一半推演一半摸索。 巧的是,将作监有几个工匠,还真的会造桨轮船。只是他们造的桨轮船都不大,更别说,在龟船上装桨轮了。 不过,这几位工匠的存在,让为将作监提供了不少参考。至少,最后拿出来的方案,能够保证龟船在沧州和高句丽沿海打个来回。 而且为了防止新式龟船的桨轮成为龟船的弱点,将作监甚至在桨轮的外面也用木头搭了架子,包了铁甲。远远看去,新式的龟船就不像是龙龟,更像是龙,那凸起来的桨轮,就是龙在波涛间若隐若现的爪子。 竺明诚一看到这样的龟船就喜欢得不得了,立刻就带着二十多艘龟船跑了。 而比他更早一步的,则是大晋派往高句丽的使节。他们只比竺明诚早了两天到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