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8节 (第3/3页)
子甲鱼这样的菜。务必在去市里比赛前,把我们准备的菜确定下来。” 丁小甜和方远一头:“好。” 分工之后,每过两天,曹飞霞会叫两人一起碰头开个小会,各人说下最近两天都做了些什么菜,都有些什么进展,还有一些发现等。 丁小甜开始按照曹飞霞的要求在鱼和鸭子这两种该她负责的食材上,做出至少三种口味的菜,并且记录下来自己的菜谱和制作过程。 曹飞霞给的半个月时间看起来多,其实也就是两个星期十二天。 如果按照每种食材至少做出三种口味的菜来说,每种口味的菜也就只有两天。 丁小甜之前已经做出来了金齑鱼脍和番茄鱼,再后来她只需要再做出一道鱼就行了,她选择了做三杯砂锅鱼头。备选的还有冬笋鱼头汤,以及凤尾鱼。这五道菜,这次创新做出来的是番茄鱼和三杯砂锅鱼。丁小甜还在番茄鱼后面备注,她做出来的四种口味的番茄酱,可以用在炸土豆条、炸排骨、炸鸡翅、炸鸡丁上。 至于曹飞霞安排给她做的另一种食材鸭子,她除了做出来山珍烧鸭子外,还做了酸萝卜老鸭汤和太白鸭。备选的有水晶鸭或水晶鹅、樟茶鸭子、玫瑰卤鸭。 其中的太白鸭和水晶鸭,还有玫瑰卤鸭,来自于古代食谱,但是经过了改良,使得菜的味道更合适现代人。 就在丁小甜试做两种食材的菜时,周末的时候,曹飞霞开了个周会,除了让大家交流下最近几天做菜的成果,还有一些感悟之外,她把自己整理出来的历届平都市各单位食堂和集体饭店厨师团队参加的厨艺比赛的资料发给了丁小甜和方远看。 她说:“我周四就已经做出来了,但是拿去给后勤的小胡刻印,让她印刷了几分儿,所以现在才发到你们手上。这上面有你们想要了解的情况,尤其是小甜,可能更需要这方面的资料。现在你们都看看,看完之后,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说还有想了解的,这就告诉我,我周末好再去查一查资料。” 丁小甜拿起手上这本经过装订的资料册,发现有二十多页。 里面主要记录了从五九年到七三年,这十四年之中平都市的市委招待所食堂牵头举办的厨艺比赛的情况。 丁小甜比较关心的是评委的情况,还有每年组织方提供的主菜是什么。 她看到每一年的评委都有六位,两位从省里来的美食家,两位从省里来的特级厨师,还有两位从平都当地普通的市民中选出来的评委。 这样的评委构成,丁小甜觉得还是挺合理的。 美食家注重菜品的味道和形状,特级厨师会比较关注做菜的手法和创新,至于普通老百姓代表普通客人的口味,因为厨师们做出来的菜最终还是要给客人吃,不只是好看就行了。 专业评委的数量是非专业普通老百姓的两倍,这也体现了组织方的严谨考量。 如果是这样的评委构成,那在配菜的时候,就要兼顾传统的当地口味和当地菜了,至少在七道菜里面应该有两个菜是传统菜,不然得不到非专业评委的好评。 剩下的菜可以尽量创新,因为对于见多识广的专业评委来说,让他们眼前一亮的创新菜和创新口味才可以征服他们的味蕾。 接下来,她又看了下历年来组织方提供的主菜,不出意料,都是以鸡鸭鱼rou等rou类为主要食材的菜。这种菜在北方地区也叫做硬菜,也就是说客人吃饭,必须要吃到分量足够的rou,还是热菜才行。 而且,组织方明显是考虑到了普通食客的需要,主菜都是当地很流行的那些菜,比如说红烧鱼、蒸烧白、回锅rou、芋儿炖鸡之类的菜。并且主菜基本上都是偏辣味儿的,符合当地人的口味。 这样就显得很亲民,也给各个厨师团队创造了发挥的空间。 因为既然主菜已经是一道可以让非专业评委吃到的当地菜,接下来厨师团队就可以尽量创新了。 之前,没看到这里之前,从评委的构成,丁小甜还觉得厨师团队要做两道符合非专业评委的菜,这会儿,她觉得只需要做一道家常拿手菜就好了,厨师们可以创新的菜是六道。 然后她又去看历年来的冠军厨师团队的获胜菜谱。 历年来的获得冠军的厨师团队,丁小甜注意到市委招待所食堂厨师团队获得七次冠军,剩下的是绿城县委招待所食堂厨师团队获得三次冠军,剩下的四次冠军,被两个县的集体饭店获得。 至于宜南县红星饭店历年来最好名次是去年的第五名。 宜南县委招待所食堂的最好名次是前年的第四名。 说起来,宜南的单位食堂和集体饭店的厨师团队连一次市级比赛的前三名都没有闯进去过。 这说明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