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娘传_第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节 (第6/6页)

意都是稳妥的,可攒下的银子也不能白白就放在那里了,该拿出去做些别的营生——我才初来乍到本不该说这些的,但赶早不赶晚的,就一起说了。”

    夏来保是大掌柜,这时候就站出来道:“夫人说的有理,现在做生意,只要做的稳妥好的有数倍之利,中等的也有一倍之利,最劣的还有什一之利。若是白白放着却是一年银子不如一年值钱了,只是不知道夫人打算做些什么生意?”

    祯娘点点头道:“这些生意是有数的,我娘家那边开始发家是做典当铺子的,在我们那边就如同你们这边做钱庄了。太原如今也有许多典当行,但是只要有精明懂行的人经营自然依旧有得赚。”

    说到这里祯娘却是转而道:“只是后头又觉得不妥了,如今太原各种各样生意的也多,典当铺子也早就有人做熟了,咱们来做虽然赚钱,但却做不大,当作一个添头还好。因此我就想到了另一个主意,夏掌柜可知道毛纺织?”

    毛纺织自古就有,原料也多,有羊毛、山羊绒、骆驼绒毛、牦牛毛、兔毛和飞禽羽毛等多种。这是自上古时候就一直流行,技术也不断改进的一门纺织术。特别是前朝元朝时候当朝主政的外族,毛纺织品做成的服饰是他们的传统服用织物。于是需求大增,技术革新也就快了。

    祯娘曾在《大元毡罽工物记》看过,当时元朝皇宫各殿所铺毛毯耗费人工、原料非常惊人。譬如元成宗皇宫内一间寝殿中所铺的五块地毯,尺幅巨大,用羊毛千余斤。另外元朝廷设置有大都毡局、上都毡局、隆兴毡局等专管毡、罽生产,其中仅设在上都和林的局院所造毡罽,岁用毛百万多斤。

    然而这个数额再巨大也不算什么,相比绸缎、棉布等,也就是小巫见大巫。中原大地到底是以丝绸、棉麻为主,毛纺织相对于另外两样纺织实在乏善可陈。若是问一般人毛纺织,只怕很难说出个一二三。

    不过这里是太原,紧挨着蒙古,因此毛纺织也算是见怪不怪,在坐的倒是知道一些,夏来保就道:“略知道些,还听说往年光是新疆和田一地就能岁制裁绒毯三千余张,输入阿富汗、印度等地,小毛绒毯,椅垫、坐褥、鞋毡之类,不可胜计。可把和田那边专做这个的商户美的冒泡,这边边贸做成这样好的也是极少。”

    祯娘知道他们心里有些底就接着道:“其实这些东西也是一桩大生意,东南那边好多人家就是爱这些精致毡子、毯子,家里陈设用得着。边疆这边往外头卖,东南那边从海外买,可见都是喜欢的。”

    其实到这里毛纺织就有了做大的本钱,但是祯娘可不满意于此。她想着毛纺织还有两样大问题,一个是织物难得柔软,只有极少的绒才能合适穿着,这就少掉了最大的一笔消耗。若是只做一些家居陈设,到底市场太小。

    祯娘想起那些硝皮匠,他们专门做的活计里有一样就是让皮毛保持柔软,按理说这是能够做到的。祯娘信心是足的,决心把这个事情做成,后头有这个秘方,这该是多大一桩生意——天下什么人不要穿衣吃饭,这毛纺织物比棉布还暖和,到时候自家做大这个,只怕珍珠也比不上!

    另一个则是毛纺织技术,似棉纺、丝织之类的技术这些年来进展飞快,虽然有些东西可以通用,但是也有些是不同的,却没人专门研习出这个——之前祯娘收到家里武天明大掌柜的信件,说是在海外国家十几年前就有毛纺机器了,比之国内好得多。这大概是有些海外诸国本身放牧为业,在这上头钻研的深些的缘故。

    祯娘这些都算是有些底了,只是事情没成她不好开口。然而就祯娘刚才所说就是不错的生发了,几人商议了一回,夏来保道:“夫人家本就是江南的,家里要是做了这桩生意,咱们这边做出毡子、毯子等,送到江南,那边有人接手发卖,一看就知道是稳赚的。夫人只等着,咱们后头慢慢商议,尽快拿出一个章程,这就置办起来。”

    祯娘倒是很满意他的谨慎,只是点点众人道:“今日过后咱们这些人也算是认识了,只是却只是一个表面。真的要了解,还是要看事情做的如何。这一回就是一个事情,你们做出来我且看看,这不就清楚了。”

    这话倒是说的众人心中一紧,虽然不会做的不好祯娘就要赶人,但以后是手握大量钱财还是坐冷板凳也在她的裁决。有这样悬着,如何不紧张——原本是打算考察一番东家主母的,却没想到凭借提起毛纺织生意祯娘倒是反客为主,敲打警醒了他们一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