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娘传_第7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节 (第3/6页)

海,中间虽然也有遇到海盗这种**和船货尽失这种添在,最后还是大赚了。特别是这几年,海贸真是越来越好了,别的不看,只说海贸许可在市面上转让越来越贵就知道了。

    这些年顾家因为越来越有钱,反正存的银子也没有用处,拿来走通关系竞标每年新发许可和买失业人家流出的贸易许可可以说是两头并进。即使再难也有了一些进展比不得那些积累深厚的海商大家,却也不是中间小虾米了。话说真是不到海商不知道钱少,饶是顾家原本那样已经算是大户了,在海商里面依旧是再小不过的。

    在这几宗大生意的基础上,顾家体量立刻大增,凭借一系列手段,再cao作别的生意简直手到擒来典当铺子、指甲油、火柴厂,以及别的杂七杂八。若说典当铺子还要有厉害供奉坐镇才能扩大,其余的就是任由顾家驰骋,或者说任由祯娘进出。

    这明显是祯娘生意的上升期,甚至就算是她这段时期也不会一辈子保持。也就是现今年轻,想方设法扩张。等到将来心思没这样高涨,精力也没这么充沛,甚至点子也不是这样唾手可得,那必然会慢下来。

    不管这段时间是长是短,总之越来越不能忽略的人物已经在商场上成长起来了世上有钱人是多,在本地方做个财主的,出去没人知道是常事。但是也不能真把有钱人当作不值钱,祯娘现在就是将出未出的样子。

    还不到最顶尖的一批人尖子,却也到了很接近的地方。多少人一辈子也就是这样,这是最难突破的位置不过考虑祯娘的年纪,发家的时间,以及如今的势头。但凡是有远见的人家,当然会看一眼,记在心里。

    当有钱到这个地步以后,到底多有钱反而外头的人看不真切了平常和祯娘交往的人,除了少有的几个,未必知道祯娘的身家,因为到那地步,说出数字来也没得什么实感。

    在这上面保持低调一些当然没什么,闷声发大财么。但是也不能一味这样做,祯娘现在接触的事情她过去不敢想象,实际上也是有从绍兴聘请的师爷在打理,她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理清楚这些事情。

    家乡和山西这边的捐助还好,架路修桥,修缮会馆,协助朝廷帮助赈灾,大量购入朝廷的债券。总之就是出名的不出名的花钱做着,和朝廷、地方衙门、想吐做好关系。然而给新近的进士人手资助,朝廷大佬少不得的敬奉,这些就真不是祯娘能够玩得转的了,她甚至想回避这些。

    只是武宗皇帝留下的规章再好,如今的圣上再看重商人,在现有王法下,生意做到这个地步,少不了就是这样的。

    第117章

    祯娘生意的情形平常就能察觉, 难道看的账本是白白看的?但也不如年末掌柜来说的时候来的直白就算是南边顾周氏帮着掌管的那些也送来了信件算是汇报,身边生意的更不要提。

    实际上只看银钱出入, 祯娘的生意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确实越来越大。特别是新有的两座作坊,其中的毛纺织作坊, 或许赚钱也和珍珠差不多,产业规模却是完全不同的,想来再过几年就能到让人咋舌的地步,而今年就是腾飞。

    也就是与此同时,南北两边同时进行的账目清算,并且在祯娘手里汇总也完成了因为账目的繁杂和巨大,算上两边的话, 动用人手不可以说不多。两边本就是一边一个总账房了, 然而总账房下面还要设两三个分账房。总共是两名总账、五名分账、七八十个帮账,这才把所有账目顺下来。

    这样得到的数字当然也是巨大的,并且由于进进出出的数字巨大且频繁这也是生意上升期的标志。时间节点变得不甚清晰,这时候是这个数字, 但是再过两个月看或许就要重新评估了。

    也是因此, 祯娘看重这数字,又不大看重这数字就是真金白银也算不了什么,在这银子越来越不值钱的时代,变化可是大得很。何况还不是摆在面前的真金白银,只不过是流水的数字,应该更多地沉淀在产业里罢。

    对于银子不够多的生意人来说,应该是去追着生意走, 对于银子足够多的生意人来说,生意追着你走无论做什么都是这样,特别是那些盘子不大的生意,你略微砸下身家盘子就要软,等于是拿住了行业一半。说的明白一些,这时候为所欲为都没有关系。

    祯娘带着几个掌柜,最后盘算了账目上这一年的可喜变化即使说着银子再不值钱了那也是银子啊!站在务实的角度来说可喜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