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节  (第3/3页)
的墨水和毛笔还有红纸什么的给找出来了。    有一句话,叫做先发制人。    谢意和朱娇娥商量了之后想出来的办法便是,趁着这会乡亲们还没担着稻谷找上门来的时候,他们自个先把这收钱的消息给透露出去。    也不用满村子的去说,这样显得太落下乘了。只需要找张红纸出来,拿毛笔在红纸上面写上“碾米一担,收钱五毛”的字样,然后给贴在外头院子的大门上就行了。    人家找上门来这不还没来得及说话,可不就先看到这个了么!    只要让村里人明白了你这意思后,后面就好办的多了。    愿意花这碾米钱的人,你就进来。要是舍不得这钱的,看到这字,也就不会自讨没趣的开着口了。    怕大伙看不到,这样的红字谢意特意写了两张。    字写好之后,熬了点迷糊出来,谢意就将这两张红纸给贴上了。    一张给贴到外头院子的大门上,另一张就贴在碾米机旁边的墙壁上。    像他们这样的,赶在别人开口前把这意思给表达出来,既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还不容易得罪人。    不过刚开始这么做的时候,大伙背地里肯定会议论上几句了。但这议论归议论,却也不至于说的太难听。    总的来讲,是在大家都能接受的范围。    只不过这红纸刚贴上去之后,小两口还得先去谢卫民和谢卫军家里,把这事给解释一遍。    不然等到下午这两个当叔叔的担着稻谷过来一看墙上那字,估计当场就能拉下脸掉头就走。    事后还会去找谢卫国,把谢意给投诉一遍。    这才是真的会得罪人了。    去谢卫民和谢卫军家解释这件事吧,得让谢意整个做人侄子的去做才是正理。    谢意先去的二叔谢卫民家里,冲着谢卫民和梁飞笑着喊了一声“二叔,二婶”之后,才一脸诚恳的把事情给说了一遍。    “为了买这碾米机,前头还让娇娥去她娘家借了五百块钱过来。我也没指着靠着机子赚钱,这不是碾一次米还得搭上不少电费么?总不能这碾米机的钱我出了,完了每月电费还得贴不少出去吧?”    完了到最后,谢意还跟谢卫民说,“虽说这碾米机是我花了大钱给买回来的,别的人过来碾米是要收钱。可您不一样,您是我二叔,没道理叔叔上侄子家碾下米还得花钱的……”    前头是讲了自己的难处,后头才是这趟过来的重点了。    就是明着告诉谢卫民,自个这机子对着别人收钱,可对着他这个做二叔的,那就是免费的。    反正到最后,谢卫民是笑着从谢意走到堂屋,看着他进了谢卫军的家里,转头就对着梁飞夸了起来,说谢意这侄子,往日没白疼。    第73章    拖门口那张红字的福, 关于碾米机收费的事情就这么的给解决了。    起初来的人不多, 毕竟五毛钱也是钱,舍不得花这钱的人肯定是有的。不就是下点力气担着谷子走上几里路么, 这没啥。    村民们别的没有,这骨子力气还是有的。    但随着过来的几个人从谢意这碾完米回去之后,等了十几天, 陆陆续续过来碾米的便越来越多了。    为啥?因为人家的机子好使,碾出来的米干净啊!    同样的一担米,搁那自由市场一放, 雪白干净的那担总是卖的最快的, 这价格还能高上几分钱一斤。    因为人家的米里面, 一点谷壳都不馋的。    这些带了点谷壳没碾干净的米,来买的人看了之后还给你来上一句,“你这人不老实, 故意掺点谷子进去来压秤。”    说实话, 一担米里面就算是没怎么碾干净,里头有些带了点谷壳在, 也压不了多少重量。然而不压重归不压重,看着却十分的打眼。    可人在某些时候,一惯来只喜欢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