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节 (第2/2页)
第一场考试一般都是三道题,三张正卷各上书一题,没有多余的,因而考生们都得十分小心。 随后又是一阵击云板声音响起,胡知县开始训话。 他说的不多,不过是强调一下考场纪律之类,便宣布正式开考。 这时就有书吏举着考题板从甬道来回走动两次,这时候考生们就要立即记下考题。 第一道题向来都是四书题。 在众人的注目之下,一名书吏举着题板走了过来,只见上面写着:皆雅言也 叶公 县试居然出截搭题! 看着考题之后,顾云浩不禁也觉得有些无语。 虽然为了规避考题重复,出截搭题也算正常,但这毕竟只是县试,用不用这样啊。 而且本朝皇帝想来是对截搭题也不太感冒,登位之后,连续两次会试都未曾出过截搭题了。 至于胡知县为何这样出题,作为考生的顾云浩来不及多想,直接先提笔在稿纸上抄下题目。 第二题是五经题。 五经题一共有五道,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各出一道题,考生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本经,从中取一题作答就可。 顾云浩因跟着梁成业治《礼记》,自然就将礼记的那一道题记了下来。 第三题是一个诗赋题。 带将所有题目抄下来之后,顾云浩就开始思索起来。 因着时间充裕,他也不是很着急。 三道题之中,四书题是最为重要的,可以说是称得上直接影响了考生能不能被取中。 看着四书题的题目,顾云浩皱了皱眉,随即又舒展开来。 “皆雅言也叶公” 这一考题出自上《论语》《述而》篇,只是分别是不同的两章罢了。 “皆雅言也”出自《述而》第十五章。原章书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下半句“叶公”二字,则出自第十六章。原章书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南宋朱熹批注《论语》此篇:雅、常也。执守也,诗以理情性,书以道政事,礼以谨节文,皆切于日用之实。 这样来说,“雅言”也就即是“常言”,说得就是日常实用的事情了。 而下半句的“叶公”二字,其主要还是应当落在“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这一句上。 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无非就是叶公向子路问及孔子,子路不作回答罢了。 子路乃是孔子的学生,在古代讲究尊师重道,子路之所以不言,其实就是不评价自己的老师,这也是师道尊严的一种表现。 若是上升一个层面,也可以说是谨遵礼法,若是扯到朝堂之上来说,就是要时刻谨记君臣之礼。 当然这后半句“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也挺重要。 表面上来说这里是通过孔子对自己的评价,表现了其高洁的品质和好学的精神。 但若是联系前半句,再考量胡知县出题的意图往深入想,那就不同了。 无非就是,前半句说作为学生或是臣下,要谨遵礼法,敬重君主尊者。后面半句实际就是隐晦的拍马屁,拿孔子的修养来影射君主的圣贤了。 理清胡知县出题的意图之后,顾云浩又思量了一番,觉得还是应该从朱子集注所言入手,以“雅言”与“叶公”开始着手破题。 凝神思索了一会,顾云浩便开始沾墨下笔。 他写得很顺畅,不到一个时辰,就将整篇文章洋洋洒洒的写了出来。 前后又通看了一遍,加以润色修改,再检查了一遍没有什么犯什么避讳,便往正卷上誊写。 这几年来,他一直勤于练字,即使习的是欧体,现在也很有几分风骨,字体看着很飘逸俊秀,就是梁成业也经常夸赞。 他写得很仔细,但下笔却没有丝毫迟疑,将整篇文章誊写之后,卷面看着也很干净整洁。 准备这么多年,顾云浩自然知道,若是卷纸上出现墨点或涂改,则会直接拉低阅卷官对整篇文章的印象。 答完四书题后,顾云浩便趁着等墨迹风干的间隙,开始思考第二道的五经题。 “阿嚏!” 随着一个打喷嚏的声音响起,隔壁考舍传来一阵响动。 “啊!我的卷子。” 响动之后,便是隔壁考生的哀嚎之声。 想来是那考生打喷嚏时不注意,弄到了什么东西,最后污了卷子。 “不许喧哗!” 因着那考生的声音较大,立马就引了差役前来查探,那差役见了情况后,便喝斥了一句。 虽然那差役神色语气不善,但实际也算是较为通人情了。 要知道县试算是考场纪律要求比较松泛的,若是乡试、会试的话,开考之后,考生不论什么缘由,都不得大声说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