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节 (第2/3页)
也是限量接待客人,一天就那么几桌,还是很贵的价格。 走在县城的街道上,周玉兰趁现在价格低,走进曲县最好的绸缎庄,想着多买点,两个儿子年龄都大了,这两年都相继要成亲,多买点好。 “客人,里面请。”站在门内张望的店铺伙计,好不容易看到进来客人,高兴的跟什么似的,从一个月前,生意差的不能再差,幸好他们不是卖粮食的,要不然早就关门了。 周玉兰带着两个儿子悠闲的走了进去,还有一位店铺伙计,很识相的走进去倒茶招待客人,虽然现在限量供应水,但是待客还是要的。 周玉兰家里不缺水好不好,马车上也有水,也不渴,“伙计,我想问问现在上品绸缎的价格,” 一位小炜的伙计,伶俐的上前把各个价位的绸缎都报了一遍,掌柜的在一边看着。也不阻止,虽然不知道眼前的妇人买不买,但是生意这么差,让伙计报一报也没什么,就当是打发时间。 “行了,粗布给我十匹,上好的细棉布给我二十匹,云纱十匹,还有蜀锦五匹……就这些吧,不过这价格,还得给我优惠一些才行。” 店铺里面的三人包括掌柜的狂喜,掌柜的高兴的点头:“夫人,您放心吧,这价格不会让您吃亏的,一定给您一个最低的价格。” 几番商量以后,周玉兰拿下的价格确实是很低,利润空间真的不大,还有的在亏本边缘。 全部用店铺送的大布袋子装好,送上牛车。 离开绸缎庄以后,周玉兰又买了一些瓦罐,还有一些醋,酱油,还买了不少,价格可不低,不过这是生活用品,周玉兰也没有不停的砍价,还有各种看得见的香料,佐料也是买了很多很多。 唐家顺和唐家平知道娘的打算,不管干旱如何厉害,都不打算逃荒,自家也不缺水,不管外面怎么缺水,可是屋后的那百亩池塘,一点水位下降的迹象都没有。之前不停的用池塘里面的水灌溉山坳里面的田地包括养牛的小牧场,水位一点也没有降下去,还是满满的一池塘水,池塘有很深,他们都是知道的。当初挖池塘的一些人要不是挖了一直挖了台阶下去,估计要用绳子拉上来。 虽然觉得奇怪,可是自家人都闭紧嘴巴,一点也没有透露。收割粮食全是自家人上场,包括家里的下人,即使大伯二伯小姑他们都不知道,他们也有田地要收割。 自己除了奶奶和两个meimei,全部下地帮忙,meimei们在家里也没有闲着,也有活干。 一百多亩的田,收割起来也是费了不少时间,关紧山坳的大门,一家人收了二十来天才收完。不过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粮食产量超出他们的想象,比预计的要高很多。 直到粮食装仓入库,家里才打开山门走出来,田地和池塘,牧场,都在房屋后面,前面十来亩果树园,还有几亩菜园,屋后月还有十多亩菜园。 一般人到自家来,只要不去后面,也不知道池塘里面是干还是满。 “娘,我和二弟现在应该到夫子家里去,把我们和小四的功课给夫子看看,还有一些不懂的问题,想请教夫子。” “嗯,走吧。” 一家三口只能临时来蒋夫子府里拜访,蒋夫子一家人正愁眉苦脸的,在家里唉声叹气。 “老爷,夫人,您的学生唐家顺兄弟俩前来拜访,还有他们的母亲也要拜访夫人。” “请他们进来吧。” 蒋夫子吩咐管事的,虽然家里出了事,可是家里来了人也不能不招待,蒋夫子揉揉紧皱的眉头,打起精神。 蒋夫人也吩咐丫鬟打水洗个脸,再招待客人。一脸的憔悴和疲惫。 周玉兰跟着丫鬟走进内院,看到的都是下人们小心翼翼的样子,蒋家是否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看着下人们的样子,她就能猜到蒋家一定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要不不会这样的。 作者有话要说: 曙光即将到来,云开雾散,拨云见日。心情逐渐明媚。 第69章 一窝老实人14 “唐夫人请坐。”蒋夫人打起精神招待周玉兰, 她知道唐家的家境不错,虽说比不上自家, 可是也不算穷人。她也算是会做人的, 不会轻易得罪人,这还是夫君学生的娘。更不会说瞧不起,露出什么不好的眼神和脸色。 “蒋夫人今天冒昧来访,确实是有点失礼,望莫怪。” “哪里,不会的,最近经常有学生来请教学问,也经常接待人, 这是常事。” 蒋夫人已经习惯了, 夫君开私塾的时候, 她就能预想到这些的。 简单闲聊几句之后,周玉兰送上礼物, 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一些家里自产的东西, 两桶活鱼, 在现在干旱的时候, 两桶活鱼很难得。还有一些莲子, 和几只野鸡, 还是活的。 蒋夫人没想到还有难得的活鱼和莲子。 她要等儿子们一起回去才行,只能等着。和蒋夫人也算聊的不错,这时候蒋灵珠红肿着双眼走了进来, 见过周玉兰以后,默默的坐在一边。周玉兰仔细观察了一下,长得确实不错,她想应该是蒋灵儿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看她的样子就知道了。 轻咳几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