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五百三十八、怪力乱神 (第3/3页)
“你放心,朕要的是一个完完整整的蜀州,不管是人心还是城池。”瑞帝说道。 蔡元明听了瑞帝所言,又略略放心了些。 “即是如此,朕就介绍一人给你认识。”瑞帝说罢,便合掌拍了两声。 不一会,蔡元明就见一个瘦高的男子走了进来,神情刚毅沉闷。 “臣典清叩见皇上。”典清的声音略有些颤抖。 典清已经被瑞帝束之高阁近一年的时间了,他以为他会一直沉寂下去,毕竟不仅他的忠心是在瑞帝这里受到了质疑,而且他的用处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小。 “典卿免礼,近来可好?”瑞帝问道。 “谢皇上挂念,臣好。”典清答道。 “那典卿可愿为朕到蜀州走一趟。”瑞帝笑道。 “只要皇上有令,哪怕是刀山火海,臣也愿往,还何况是蜀州。”典清立即答道。 “刀山火海倒不必,朕挑十个精干的虎卫与你,你到蜀州后,只需配合这位蜀州来使,保护好现在蜀主的安即可。” 瑞帝指着蔡元明笑道。 “臣定不负皇上所望。” 典清说道,他先前被传召时已得了些消息,说要去蜀州,但刚刚亲耳听到瑞帝要他保护好蜀主,竟有些茫然,怀疑自己听错了。 不过曾经跟在瑞帝身边多年,已见惯了瑞帝做的一些匪夷所思的决定,所以也不大怪。 “嗯,此事由你去办,朕当然放心。”瑞帝接着又转而对蔡元明说道“蔡先生,朕的这个安排如何?” “元明感激不尽!”蔡元明由衷的说道,瑞帝刚刚的话又让他放了几分心。 而后又向典清作了个揖说道 “原来您就是典大人,久闻大名,不想今日有幸相见!”蔡元明闻言,面向典清作揖说道。 刚刚蔡元明见典清进来,便已猜着典清的身份,心中叹道看来瑞帝早已猜到今日谈话的结果的。 这比蔡元明算的还要准,真真善易者不卜,洞悉规律者,不惑。 “先生严重了,典清只不过托皇上的福,略得些虚名而已。”典清立即还礼到。 “既然你们相互认识了,就到偏殿去好好沟通下蜀州的情况,还有什么需要朕支持的,尽管提出。” 瑞帝说道。 “是”蔡元明,典清齐声应了下,方才小步退出。 第二日,蔡元明和典清来与瑞帝辞别。 临别之时,瑞帝见蔡元明欲言又止便又问道“怎么,蔡先生还是不放心朕!” “非也,非也。只是蔡元明担心小师妹,听说她前些日子迷恋于易书,怕她误入歧途,从而坠入虚无,沉迷于鬼神命运之说。” 蔡元明说道。 “哦,那蔡先生认为这世上可真有鬼神?”瑞帝笑着问道,心中却又打起结来,命运,命运,虽然瑞帝比周梦豁达,然而总也逃不开那谶语的阴影。 “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好怪力乱神者,皆自寻烦恼。我等凡人,鬼神之事皆无处考证,钻研这些,也只是白费力气虚度光阴而已,弄不好反会坠入魔道。” 蔡元明意味深长的说道。 瑞帝听后沉默不言。 “请皇上替元明代句话给小师妹,告诉她鬼神不是用参悟的,更不是用来求拜的,是用来敬畏的。一个人就算是得天独厚,也不可能为所欲为,否则必遭反噬。” 蔡元明见瑞帝沉默不语,想了想又继续说道。 然而听到瑞帝耳中,更像是蔡元明专说给自己听得,于是冷笑一声说道“这话,你可曾对张正一那老儿说过。” “此理张天师比谁都明白,只是可惜……种因得因,种果得果。”蔡元明说完便长叹一声,不再说下去。 张氏一族在蜀州告鬼神之说来控制百姓的思想,从而巩固自己的权力,最终张正一也未得善果。 当然这些话,蔡元明除了用来警告周梦之外,确实有警示瑞帝之意。 “你的某些言论,朕倒是有些兴趣,但是否实用也得另说。等你把蜀州之事办明白,证明你不是一个靠巧言善辞唬弄人的人,再来与朕论道吧。” 瑞帝摆了摆手说道。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