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顶级编剧_第7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9节 (第4/4页)

面只能做到“不错”而非“好”的层面上,那必定会有令人惊艳的其它地方。

    这个惊艳之处的光芒太盛、太亮,以至于可以遮盖住其它地方的小小瑕疵,让人完全沉浸在它的照耀之下。

    经典的电影作品从来都不会是过眼即忘的,它能经受住岁月的洗礼和时代的变迁,依然流淌着独有的魅力。

    在三大要素中,每一个要素都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而剧本作为一部影视作品文字化的表现方式,作为导演和演员的拍摄和演绎的基准,其作用和影响力更是重上加重。

    邓导其实也没有非常大的野心,一定要把这部电影拍摄成为位列殿堂的经典之作。毕竟他很清楚自己的导演功底——技巧娴熟而新意不足,功底扎实却不够有惊喜。

    他想要的结果,不过是将这部电影拍摄成一部“好”电影罢了。不是那种俗烂的快餐片,也不是普普通通无法留下任何记忆点的电影。他不求这部电影能经典和面面俱到,但至少能让观众发现不少闪光之处。让人们在观看完电影后,会升起帮助山区孩子们的念头。若能如此,就已经能让他非常满足了。

    他之前已经答应过蓝浅,除她以后任何人无法随意修改剧本内容,便是作为导演的他也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故而剧本的质量如何,全赖蓝浅一个人的创作。

    演员还有挑选和商量的余地,而剧本一旦完成,大范围的推翻重改的概念很小。他是知道蓝浅之前的彪悍佳绩的,明白她是有令人惊叹的编剧创作能力。只是不到一个月就创作出的剧本,是不是……太快、太急了些啊?为此,他不免有些了担忧之情。

    蓝浅将完成版的剧本发到他的邮箱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地抱着复杂的心情下载到了ipad里面开始阅读起来。

    在读到剧本最开始的葬礼时,他多年导演的丰富经验让他很快明白这个已经去世的人就是剧中的男主角,也是为了山区孩子和学校奉献自己一生的人。

    他本能地猜想这部电影的基调应该是暗淡的、悲伤的。这也符合这类题材一贯的风格——用悲伤和同情去渲染气氛、引起共鸣。

    可是当他继续往下阅读时,却发现所谓的的哭泣、悲伤、惨痛等等一切都与他想象的截然不同:

    这个故事里有哭泣,但却是孩子们每天上下学要经过的摇摇晃晃的吊索桥,在关老师带领着村民和山民的努力下,终于变成了一座石拱桥后所有人喜极而泣的哭泣;

    这个故事里有悲伤,每个人听闻关老师去世的消息后都会有一滩化不开的哀伤。但当关老师的音容笑貌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一例例往事从记忆之匣中破开而出后,所有的回忆和念想都带着暖暖的温柔;

    这个故事里也有惨痛,贫困而艰苦的环境限制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孩子们的生活对比外界大都市来说称得上是凄惨。但在这破败的物质环境中,却生出了纯真、质朴、拼搏的美好品格和梦想的希望之光。

    ……

    邓导的全副心神已经完全被这部电影剧本所吸引了。整部剧本采用的是穿插式回忆的方法在叙述故事。这种手法对编剧的要求很高,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造成逻辑混乱和条理不清,让阅读的人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以。

    但这个剧本却完全没有这种烦恼。他的所有追忆和插入的情节都自然而流畅,现实与记忆的交点衔接得精妙又恰到好处,彼此间互相映照,形成了完美的结合。

    他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将这部剧本读通、读透。当阅读完最后一句话时,他才深深叹了口气,眼眶微红地仰头望着满天繁星的夜空。四周一片寂静,而他的心里却煅烧着熊熊火焰。

    而这部剧本,他却是一字一句慢慢的咀嚼研读,生怕错过了一句台词、一个细节。里面的每个人物都丰满而立体,每处情节对话都让暗含伏笔和情感。

    他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将这部剧本读通、读透。当阅读完最后一句话时,他才深深叹了口气,眼眶微红地仰头望着满天繁星的夜空。四周一片寂静,而他的心里却煅烧着熊熊火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