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7节 (第2/4页)
,听她说了理由,却叹道:“你莫要笑人。实在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都有自己性子里的一个范式在。偏偏这世上事务繁杂,还真没哪个范式是都好或者都不好的。遇着合适自己性子范式的事情还罢了,若是遇着不合的,甚至为害的,这时候要挣脱自己寻常想事情做事情的老路子,那可就难了!” 这话闹得灵素想了一晚上自己行事的范式是什么,却也没摸着头脑。 没想到第二天燕先生上课讲的也与此相类。 他说给那些来书楼里听课的学生们:“你们如今走的这条路,是一条你们从前没走过,也不晓得该如何走的路,所以难免艰难。我们人过日子的点点滴滴,都不是自生的,都是同人学来的。越是打小就学在心里的,越难更改。 “尤其这读书,读这些将学问技艺的书,很费脑子。因这里头好多道理,不是糖糕、烧鸡、新衣裳这样眼见得着手摸得着,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东西的。道理都藏在事情里头,听的时候得费脑子去想,听懂了要用的时候更得费脑子衡量。这恐怕同大多数人寻常拍脑袋做事情的路子都大不相同。 “因和走惯的老路不同,所以就容易累。这一累了,又不关着立时的好处坏处的,就容易放弃。有句话叫做,‘老路好走’,说的就是这个了。 “你从前想事情、说话行事的路子,本来是给你造就了一个‘命’的。如今你们正努力读书、修正言行,能走上另一条不一样的路子,这很好。不过你们得时刻当心,那就是从前的那个‘命’,会一直想把你往回拽。要想真的跳出去,不是靠一两天的拼劲就成的,得靠长力。许多时候,许多人,也努力过,也尝试过,也发誓要如何如何过,可最终都还不知不觉退回到老路上了!逃‘命’,可没那么容易呀……” 灵素听着这话,忽然就想起迟遇安的情形来,再想想方伯丰昨日的话,只觉着后背阵阵发凉。 第385章 所图 一课已毕,各有所得。 毛哥同良子的煤饼炉子买卖很不错,不过那炉子都是在窑场里定的。这炉子卖得好了,窑场自己也做了卖去,毛哥一早料到会如此,倒是良子愤愤不平说了几句。 如今他们又雇了两个人来负责拌料,这煤末和土的配比是之前毛哥已经试好的,雇来的人只管出力气,毛哥和良子两个会事先把料都预备好。只是到了做煤饼的时候,还只能靠他们俩自己。 这日毛哥同良子商议,说要不要另外再雇几个人来做这个。他们两个虽是熟手了,可这东西做熟了也快不了多少,且有一天的时辰管着,再多也多不上去了。若想要出量,只能靠添人手。 良子便道:“咱们一共五副模具,还能再雇三个人来。只是……只是他们会不会回头就把咱们这东西学走了?” 毛哥也犹豫在这个事儿上。说了一阵,就没能定下来。 结果却是外头的事儿替他们拿了主意。 毛哥原先想着大概到了年底会有人仿出来,没想到才几个月,就有人也开始卖这带孔的煤饼了。只是模具大概不知道拿什么凑合的,上头的孔道也不整齐。不过不管怎么说,也有个六七成的意思了。 当机立断,毛哥就决定另外雇人。——横竖这东西仿制的立马就出来,还是趁着他们没做纯熟,自己这里多卖些出去才上算。 这时候良子给出了主意,他道:“要不我去我们村里寻几个人来。知根知底的,不用担心有什么鬼心思。且我们村里人老实,只要先说好了这东西万不能透露出去,他们就绝不会出去乱说的。” 毛哥觉着这主意挺好,等下一回良子家去回来,果然带了三个大叔一起来了这里。 棚子是现成的,索性几人齐动手,做了些土坯凑合搭了两间屋子住。毛哥又置办了些家伙什,之后做饭也方便。这么一来,这几个人就吃住都在了一处。晚上毛哥同良子要出去读书,还问他们去不去,把三位大叔乐得够呛:“得了,我们哪是读书的料!等我们认得那几个字,也差不多能进土了,还是趁早别费那功夫!” 后来混熟了,姚瓦匠经常过来给拿几条鱼几把菜的,他们听说姚瓦匠就常去上夜课读书,都挺惊讶,笑道:“你们外乡人真是心劲儿足,脑子灵便!那一点一划的,亏你怎么记住的!” 姚瓦匠笑笑:“小时候没那福气读书,现在好不容易有地方不要钱就能学认字,这便宜怎么好不赚?!” 结果过了几日,其中一个大叔就跟毛哥商量,他道:“小兄弟,我家大儿今年十四了,也有把子力气。你看他能不能也来你这里做活儿?” 毛哥手里一共就五副模具,听了大叔这话就有些犹豫,大叔不大好意思地道:“我这也是瞎琢磨……这不是你们都在读书认字么,我就想叫他也跟着学学。你放心,我管着他,绝不叫他偷懒。再有我们农忙时候要回家时,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