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2节 (第4/4页)
了之前的老司长家院子的事情,把自己用的法子同方伯丰细说了一遍,又道:“只怕还是会有什么闲话的,我先都同你说了,免得到时候你不接头。” 方伯丰早听灵素说过了,见大师兄如此郑重,赶紧谢了又谢。 大师兄却问道:“嗯,这事儿闹成这样,你可怎么想法?” 方伯丰叹道:“世上人心各异,确实难料得很。想想自己受人恩惠甚多,只怕也有习以为常、视作应当的时候,这回却是给了自己一个警醒了……” 大师兄无奈:“这……碰着无赖了,你倒在自己身上找错处?” 苗十八听他们两个这番你来我往,忍不住笑出声来。 方伯丰只好解释道:“实在是旁人的言行心性都是旁人的,我觉着他是对是错并无甚用处,我能管的大概也只一个‘我’罢了。遇到觉着有不妥的事情,晓得世上还有这样行事道理的同时,反照一回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相似情形而不自知,也算得一宗好处。” 大师兄只好叹道:“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灵素听了却想到方伯丰说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话来,正想着,就听边上湖儿道:“爹爹跟我们说过,‘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原来不是光说说的,是真的这么来的啊!” 岭儿补一句:“师爷说爹爹懂的学问倒不多,只是都能落到身上,非是从书到嘴的功夫,却比圣人只住在牙上的要好得多了。大概就是说的这样?” 俩人相视点头。方伯丰对着岳父和大舅子,却是头一回觉着小孩子懂得太多、记性太好也不都是什么好事。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月事情比较多,之前感冒又耽误了几天,一直在还债,码字都得等晚上了,抱歉抱歉 第394章 一树含笑 又说知县大人回到后衙,同夫人一起用了饭,又把两个娃儿叫来嘱咐一回接下来课业安排等事。俩娃儿回了自己屋子后,夫人让人换上茶来,夫妇二人坐下说话。 知县大人未免又要说起方伯丰的事情,道:“我已经同他说了,叫他到时候送他们家娃儿也过来一起读书上课。我看他大概也不明白这个里头的意思,只含糊答应我罢了。” 知县夫人叹一声道:“何必一定要学这些,难道咱们这样的人家还会过不得日子?我只想娃儿们平平安安、平平淡淡过日子就好。亦不要才名、官名、盛名等话……只听说求‘出息’难的,怎么如今求个‘没出息’都这么难了?” 知县大人一笑:“在我们这样人家,求个‘没出息’向来也不容易。” 知县夫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是一叹,默默一会儿,忽然想起来道:“三弟说要来这里,还说你知道的……你什么时候同他联络上了,不是向来瞧不上他么?” 知县大人眉头一皱:“来我们这里?我们这里离灵都可挺老远了,且也没什么活神仙。” 夫人抿抿嘴:“你就不能好好说话?他是年岁小心又太实,脑子不太开窍,才叫那些人给带歪了。你当姐夫的,不说好好引导引导他,反老拿这事儿取笑他是何道理?!” 知县大人赶紧摆手:“别别别,我引导他?得了吧!您家里老老少少那么些人也没能叫他离了神仙,我又算什么了。嗯,没准人家就是有那仙缘呢,是不是?他怎么说来着?对了,‘你当不求观的观主是谁想见就能见的?’我们俗人,就俗我们的。他要来了也是往神庙里去,同我们没什么干系。” 夫人不爱听他如此口气,可怎奈自家幺弟还就是喜欢同些神侍们混在一处,从前在京里时也每每以此标榜自己的的“与众不同”。家里长辈也使尽了法子,可他毕竟没有做什么恶事,不过是瞧这有些“不务正业”罢了,又不好管得太过。 且这话还很不好明说,同神侍们交游是“不务正业”,这不是骂神仙么?神仙或者不至于怪罪,那些靠神仙吃饭的人心里恐怕就不痛快了。高门大户最讲究“冤家宜解不宜结”,这样的话也就心里想想吧。 “来这里也好,同那群人离远些,没准就好了。”夫人兀自喃喃了两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