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节 (第3/3页)
看看。身后依旧背着满满的一背包东西。 出门的时候正好看到一对小姑娘手拉手走过,其中一个小姑娘脖子上还围了一条红丝巾,颜色特别的鲜艳。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过完年,林小满觉得大街上的氛围都变了一些。可你要说哪里变了,她又说不出来。 直到走到以前赶集的集市旁,看到零星的几个小贩在那里卖东西。她才焕然大悟! 她知道哪里不一样了。 这街上多了以前从没有过的活力。 “1978年二三月间举行了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了任命□□等13人为□□副总理……” 不知不觉中,脑海里闪过这样一段话,林小满不知道这消息从何而来却绝对不怀疑它的真实性。 捂着发胀的脑袋,林小满使劲的摇了摇头,让自己精神一点。 其实要说变化,一早就露出端倪了。 从过年的集市开始,这种变化是慢慢的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跟着变化。 天,真的是要变了。 可林小满却知道这是一个好消息,尤其是对于她这样的人来讲。她或许再不久的将来,可以光明正大的做着小生意,甚至都不需要借助空间就可以养活她,让她在这个陌生的时空生活好。 不过现在还不行,她还是得注意一点,至少不能那么猖狂。 林小满这一次没有像以前那样挨家挨户的敲门。 她居然发现了一个地方,那里有不少人跟她一样,有卖的,自然就少不了买的。 林小满心中一喜,拿出大墨镜,将半边脸给遮住。然后背着背包跟了上去。 那里大多数人都习惯低着头,或者用衣领将下巴拦住大部分。 林小满的目标是个四十多岁,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上衣口袋里还别着一只金币。林小满凑近他,突然问了一句,“要水果吗?我这有南方运过来的水果,别的地方都弄不到的。” 男人听到林小满的话,先紧张的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凑过来,压着嗓子问“都有什么,能给我看看吗?” 林小满将背包的拉链拉开一个口子,正好让中年男人看了个清楚“有香蕉芒果和苹果,你要哪一种?” 估计是真没想到林小满那里还有这样好的东西,男人心动了“这三种我都想要,怎么卖,有多少?” 林小满比了一个巴掌出来。“东西都在我背包里了。” 男人看了,点了点头,“好,我都要了,称下多少斤吧!” 林小满点点头,“我没有东西给你装,你得自己拿东西来装。” 男人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折叠好的大布袋。让林小满把背包给腾出来。 因为价格都一样也就不需要分开称,林小满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巧的挂称出来,将布袋往称上一放,“一共二十三斤多一点,就算二十三斤的钱吧,一共11.5毛。”一边说着,一边将挂称转个方向,方便男人看。 那男人的视线很快就被挂称给吸引了,他连水果也不接了,伸出手抚摸着挂称“这东西可真小巧方便,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啊。”显然,这位对挂称的兴趣更高了。 闻言,林小满赶紧将水果取了下来,放进男人怀里。男人被林小满这么一弄,反射性的抱住手里的水果,趁着这一会,林小满赶紧将挂称收回来放进衣兜里。 看出来林小满的警惕,男人讪讪的笑了笑,从怀里掏出钱,数了11.5毛出来,一边给钱,还不忘记问一句“小姑娘啊,你那称是在哪里买的啊?” 林小满接过钱,顺嘴答了一句“亲戚从上海给我带回来的。” 这个时候的上海就是时髦的代言词,那里有华侨商场,可以买到不少的好东西。 “哦!”男人意味深长的应了一声,他知道林小满没有说实话,不过看这情形人家肯定也不乐意跟他说真话。想了想,不就是一个称嘛,它在稀奇,作用也就是拿来称东西的。 林小满等中年男人一走,她也背着空了的背包转身离开。中年男人的话让林小满心中升起了警惕心,这种所谓的黑市还是太危险了。她宁愿还像以前一样寻找目标,在挨家挨户的敲门,也比这样的好。 走了一段路,林小满就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她刚想转过身看一下,蒙头就被一个大麻袋罩住,然后一股大力用力拉扯自己的背包。还有一种手伸向了她的腰间。 人在遇到突发危险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什么? 大声尖叫! “救命啊!”用尽全身的力气扯着嗓子大声喊了一句。刚想喊第二句的林小满发现自己再也发不出声音了。一双大手用力的捂住了她的嘴巴。 还有一双手已经伸进了她的衣兜里,拿出了那块挂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