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节 (第3/3页)
我们御下不严,哪位追查此事的大人问责来了……?那地方偏僻,封锁又及时,并未造成大部分百姓恐慌。” 院判目光有些意味深长,看样子是更加不喜这个生得非我族类的部属了。 罗敷并不太在意,见他淡淡道: “秦夫人贵庚?” 她如实说了,院判又问身家背景、家中几口诸事,她想了想说: “家中祖母年事已高,只有表亲尚在。幼时在永州,跟着师父四处游逛,无其他得以谋生之法。” 罗敷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看看他能不能把话说完,根据曾高所言,院判今日说话的量简直是突破。 司严说话的时候,脸上每一处地方都动的很慢,罗敷能清晰地看见他眼角皱纹的一张一弛。院判可能比看上去要老一些,兴许五十左右。 “你若有志当得一面,平日里应多在意自身言行。” 罗敷耐心听他说教,连揣度的意思都溜的一干二净。司严把作为上峰的言语铺陈的差不多,就戛然而止,只顾自己面前的那杯茶水了。 她想赴约的人快点来,这么干耗着,是要无聊死啊。她自认为从来是个不求上进的典范,还不怎么想给那一群难伺候的菩萨服务呢。 过了大约两盏茶的时间,婢女悄无声息地走到外面应传报的管家,门终于吱呀一声开了。 罗敷并没听到屋外有脚步声,她自诩耳力甚好,那么这个侍女不是耳力比她还好就是会点功夫。不管怎样她如释重负,打起十二分精神恭迎来者。 来者非不速之客,但长了一张不速之客的脸。 那人浅笑晏晏,长眉清远,唇畔衔醴,让人忆起桃笺上风流无限的长短句。玉色的直缀掩着一尊玉人,恍惚间东方来客,衣上灞陵春雨,冥冥花正开。 罗敷随着院判站起身,司严躬身行礼,她反倒慢了一拍。想弯腰时院判却已起来了,她不愿让上峰看出自己怠慢贵客,索性真的怠慢了。 方琼笑吟吟地被她怠慢,不计较对方没有行礼,问了声院判安好便反客为主地坐上了官帽椅。 罗敷决定旁听。 司严奉茶,恭敬道:“小侯爷驾临舍下,下官惶恐。” 方琼穿着士人的衫袍,举手投足之间温雅之气是有,但离士子的谦卑尚存相当距离。有人就是披着麻袋也像标新立异的贵族,不仅靠脸,还要靠长期养在锦绣堆端砚台里的气质。 司严有意无意地看了罗敷一眼,沉默许久。 方琼视若无睹,珍珠色的指甲点了一下杯盖。罗敷对这响声格外敏感,垂着头磨了磨牙,可她知道他应该不是故意的。 司严的眼里波澜不惊,把先前挺直的脖子压低了,居然一丝违和感也没有。他的脸就如同一块硬邦邦的木头,不管做什么,别人都无法掀开一处看到他的内心。 方琼心中对这右院判反生出些赞赏。可惜他自小和表兄混在一处长大,养成了个被老侯爷时时抨击的性子,越是他称赞的,就越是要变着法儿践踏一番。 他年少早慧,面对该做的事自然做到十分,如果有条件,额外的部分他定不吝赐教地刺上几句。 “司大人现下可想出什么好办法为自己谋个赦字?” 罗敷不由一惊,依他的意思,院判犯了事?司严说他会来,即是预料到此后将要发生什么? 司严的交叠在椅上的手最终还是抖了抖,嗓音依然冷硬: “请小侯爷垂谅。犬子如今下落不明,下官为父,不得不夙夜担忧。” 方琼收了笑容,嘲讽道:“真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院判应知我是替谁来的,他既然有管的心,我也不好不做个御史,”他蓦地拂袖厉声道: “司大人为医官,竟未读过大医精诚么!” 司严低眸不言,神情仍然寡淡。 “总角之龄都能明白的道理,司大人一时糊涂铸成大错,可曾有意悔改?” 他转头望向罗敷,嘴角不可见地一扬,罗敷突地感到大事不好。 “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 这便是大医精诚里的话,罗敷对这个词很熟。她师父姓覃,可对人介绍时总是说这个读音并不相同的词。她幼时以为这就叫装模作样了,后来入了门才明白是医书里的句子,是一种有水平的装模作样。 此时方琼一双琉璃目望着她,她想不起来别的东西,只能下意识接诵道: “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 他密密的眼睫翕动了一下,罗敷忽然福至心灵,嘴皮子一溜: “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 说完后不确定地看着他,却弹指间醒悟过来,自己已经确凿无误地大事不好……这算是当着上级的面指着他鼻子骂了吧! 方琼满意地把脸板了回去:“院判你看,如何是好?” 司严默然无语,缓缓从椅上滑下,跪在方琼面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