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0节 (第1/3页)
还有,比这个更讽刺的事情吗? 戍阳侯爷的面色则古怪极了,“这、这是夏侯家的相思玉?” 苟梁脸红地看了韩战一眼,道:“正是。” “那怎么会在阿战身上?!”戍阳侯爷看了一眼把玉佩珍惜地收起来的儿子只觉得脑子嗡嗡作响,但现在着实不是计较这件事的时候,他强自定了定心,道:“这块相思玉不是你的,你可知是谁的?” 语气虽还算冷静,但看向苟梁的目光充满针扎似得的审视。 “这……晚辈不好下定论,还请伯父请我师父过府亲自鉴别。” 苟梁谨慎道。 然而戍阳侯爷心里已经有了大略的猜测,表情顿时更加复杂,忧心地看了女儿一眼,他扬声让守在外头的管家亲自跑一趟夏侯府请夏侯老将军过来。 戍阳郡主眼中的泪意一顿,疑惑地在父亲和大哥还有苟梁身上来回看了几遍,哽声道:“父亲,相思玉是什么?难道……他的玉,和这一块不是一对吗?” 戍阳侯爷面露难色,犹豫半晌还是道:“为父只知道夏侯家的相思玉一人只有一块,是赠给心上人的。” 此话一出,张氏和韩毅兄弟三人终于明白为什么韩战拿出苟梁送他的玉佩之后,会是那般神色了。他们此时也是觉得天旋地转,看着韩战和苟梁失了声,但随即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又涌了出来: 戍阳郡主手中的玉佩不是苟梁的,又会是谁的? 还是张氏问道:“儿啊,你又是如何以为此玉是魏宣明所有?赠你玉佩的人,不曾自报家门吗?” “他说了,可是、可是我没听真切,只记得,他似乎说他叫常宁。” 这是魏宣明的表字,戍阳郡主捏紧手指,回忆起当年模糊记得的景象只觉得心口发冷。 当年她被救起后,救她的人有急事在身,只交代了自己的身份说待她及笄就会来娶她,而她当时神智不甚清醒,被那人送上了马车。事后她特别问过,送她去医馆的马车是魏家的车,而魏家里只有魏宣明符合她的救命恩人的条件。 自那以后她就有意无意地关注了魏宣明的消息,安静地等着他兑现诺言,在她即将及笄的时候魏宣明金榜题名蟾宫折桂,她心中惊喜无比。 她以为时机已经成熟了,却无意中听到皇帝有意让自己的如意郎君尚主,这才在圣上面前求恩旨,也才有了那之后的一番周折。 可如今,苟梁却告诉她,那定情信物与他无关。 是她,一厢情愿地认错了人。 那她记了这么多年,盼了这么多年,怨了这么多年,伤了这么多年,到头来,却竟……只是误会一场? 若不是苟梁,那当初那人又是谁? 为什么……负她若此? 郡主双目仓惶,茫然地看着自己的母亲,抖着嘴唇什么都说不出口。 张氏心中大痛,忍痛抱着她说:“我儿不怕,不怕。” 韩毅三人都红了眼眶,却木讷地不知该怎么安慰相拥而泣的母女,看看父亲又看看大哥,希望他们能拿个主意,但他们两人却只沉默着,脸色一个赛一个地冷沉。 戍阳侯爷看了长子一眼,后者点了点头,显然也和自己想到了一处,只觉头疼欲裂。 夏侯家,号称常宁,又负八姑娘心意这些年销声匿迹的人,在夏侯家确实有那么个人符合这些条件。 和韩战同龄的夏侯家幼子,夏侯锐,字常凌,七年前……战死沙场。 * 夏侯老将军接过那枚相思玉,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哪怕是流血不流泪的老战将,此时亦是老泪纵横。 “没想到时隔多年,竟还能看到小儿遗物。” 他低低地叹了一口气,沧桑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伤情。 戍阳侯捏了捏拳头,叹道:“果真是……那孩子的吗?” 夏侯老将军已经从老友口中听说了事情的始末,不忍地看了郡主一眼,点了点头。 “丫头,此事是我夏侯家对你不起,但请你相信,小儿绝非有意负你。他战死前,曾往家中送了书信,说明他已将相思玉送给了一个姑娘,让家里不必再给他安排亲事。你是个好丫头,只是他没有那个福气……” “他,他死了?” 郡主神色木然,惊到了极点,痛到了极点,竟流不出一滴眼泪来。 郡主无法接受这个结果,连连摇头道:“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