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4节 (第1/2页)
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道:“朕,要废了国子监。”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懵了。 “国子监,今后转为教部,成为第八部 。” 现代中国有接近三十个分部,虞璁虽然不指望一口气建设到现代的状态,可是随着经济和人口的迅速发展,教育之事也必须提上日程。 从前科举只考文书,八股一作殿试一过,就把那些本科生般的新苗儿扔到国子监去。 可是现在科举分了文理,寻仙考也只有两人可以自由选择做官还是研习。 正因如此,虞璁才把建设医科和理工大学的项目放在最前面。 理工科就应该去加深专业认知和技能,最好扩大对医学和生物的发展,来进一步提高全国百姓的平均寿命。 国子监的存在,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他下一步要做的,是国民教育的普及化。 这个事情急不得,但是至少在大学成立的这一刻起,国子监的职能和任务会比从前繁重更多,倒不如直接废掉,成立全新的教育部。 杨慎和赵璜到底是跟着皇帝一路走过来的人,此刻甚至连愕然的情绪都持续不了多长时间。 他深深行了一礼,开口问道:“那微臣去安排新一轮的工作会议?” 虞璁噗嗤一笑,点头道:“用修是越来越上道了。” 第93章 许多的变化和改变, 是无声无息的。 对于老百姓们而言,唯一能让他们确实感觉到好处的, 就是活下去的机会在越来越多。 三年以前, 本地人连自己的田产都会被掠夺, 成天能吃上一口米饭都算是莫大的幸福和安慰了。 可是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米有rou有酒, 几乎没有人还记得曾经过年都揭不开锅的困窘。 第一,就是大量的农田, 都如财神福神降临般在交还给每一个老百姓。 第二,就是工部新设了招工署,不断地招募各种青壮年劳动力,在有酬劳的情况下去为他们建设房屋和广场, 如果做得好甚至能升级为更高的职位, 拿到更多的报酬。 而这第三,就是税务的全面改革。 商业税虽然增加了,可是最让百姓们头疼的农业税和徭役几乎是从未有过的轻松。 只要把纹银上缴, 就不用去做劳工,暗无天日的去挖煤疏通河道。 如今盛世清平,京中处处繁华而清净, 有专人时刻清扫街道,公交车也井然有序。 在这种情况下, 哪怕只是在这个崭新的城市里徜徉,也会有莫大的满足感。 皇帝喜欢花树,两侧行道便栽上了桃李棠梅, 几乎春夏秋冬都郁郁葱葱,处处繁花如云。 俗话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听说皇帝还打算建个中央公园,供百姓们游玩踏青。 这公园的招标信息一出,都让大家懵了。 从前百姓们知道,这皇帝建了许多的新鲜东西,都处处是为了百姓们的生活着想——就这一点都足够让人受宠若惊了。 可是中央公园的这消息一出,简直是令上下官僚和百姓都为之震惊。 要知道,这简直是给无数无家可归的流民,一个栖息和遮风挡雨的地方啊。 如今的整个北京城越建越大,这公园听说都不输员外郎家的那园林了,要山有山要水有谁。 “你可是不知道,这里头处处都是讲究啊。”说书的余老先生看着茶客们一众聚精会神的模样,摸着胡子笑道:“这左右两太极,中间一山水,那不就是给皇城铺了个风水局嘛!” “老余,那人家道人说皇上是紫薇星下凡,天生要闯出一番千秋功业来,是真的假的!” “你急什么?”老先生连那绿林好汉的故事都懒得讲了,慢悠悠喝了口茶道:“看到这布局没有,左右乾坤,中间阴阳,这就是千秋之局!”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无不惊骇:“厉害!” “皇上要的,可不是一时之兴,他是要这大明国能福泽绵延五百年啊。”余老先生一扬扇子,让他们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你们瞅见没,自己身上这些穿的戴的,从前哪里有钱购置这些?” “可不是嘛!”旁边的人朗声笑道:“当初这想找个地方干活,都家家没钱,现在可不一样了,皇帝说了,最低工资不能超过这个数!” 远处桂花开的繁盛,沁人的香气扑鼻而来。 小皇帝坐在乾清殿里,几乎还没回过神来。 之前说的那事,真的成了。 在嘉靖十二年前,要开启一轮商业上的肃清。 也就是从前提过的层级追缴制。 “回禀陛下,如今从京畿三省追查上缴的银两,足有六百万两有余。” 王守仁拿着报告,看着虞璁精神恍惚的样子,笑着道:“老臣说的,句句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