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1节 (第1/2页)
怎么会这样? 虞璁愣了半天,看向沈如婉道:“为什么?” “万岁爷是否还记得,从前您告诫她们, 要争,就光明磊落的争?” 皇帝懵了一会儿,终于从记忆角落里把这个设定拖了出来。 他大概在好几年前,曾经让后宫的人公开以培养孩子为目的,结党竞争? 然后呢? 由于虞璁平时的活动范围都是宫前六部、发改委和乾清宫,以至于孩子们想要找他,都是往宫里钻,只要不被虞哥哥或者黄公公拦下来,基本上都可以粘着父皇多说一会儿话。 而孩子们每个人在他面前,都表现的举止得体,谈吐大度,偶尔还有几句惊人之语,向来也是颇有见地。 虞璁原先以为,这是老朱家的基因好,确实小孩儿们都天生极有灵气。 难道说……跟自己当年设立的这个制度,有关系? 沈如婉仿佛看穿了他在说什么,也笑着点了点头。 “除了《育儿经》之外,后宫在今年一共推出了五本教养幼儿的书,成为一个系列,被称为懿善六训,已经复刻后广为流传了。” 虞璁当初立下了明确的指标,还多说了一句话。 哪怕孩子们没有培养成君主,成为能臣又或者在别的方面有所建树,也是荣光。 在他日夜cao劳的时候,那些娘娘们也在努力的读书提升自己,甚至去找太妃研习育儿之道。 按照陛下的意思,从孩子们都满六岁的那一刻起,锦衣卫会根据他拟好的指标,安排多位大人进行暗中的考评和计分,也就是在今年——嘉靖十三年,二公主满六岁之后,荣功考就要开始了。 不光是上书房的先生们被递了纸条耳提面命,小孩儿们回了宫也要被choucha功课,再额外的背诗作文。 不过这对于孩子们而言,也不算什么。 过去的宫廷里,父母之情犹如鸽子蛋大的南珠,格外珍贵而罕见。 皇族的身份让孩子们很难被亲近,就算教育,也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只能说想法子培养出所谓的仁义君子。 一切,都仅仅来自于自己当初参考欧美教育制度,定下的那几条规矩。 虞璁怔了半天,看向那站在眼前的沈如婉,只哑声道:“你先坐一会儿。” 黄公公自然端了温茶来,让他静静的直接喝了一整壶。 皇上把一壶茶喝完,才总算是又镇定而清醒了许多。 有时候加班太多,脑子都跟浆糊一样。 “也许陛下可以睡个午觉,再琢磨下这个事情。” 沈如婉看破不点破,只笑着再度行礼,从容告退。 待她走了以后,虞璁直接回了寝宫,一个人瘫在凉席上想了许久。 她的意思,是直接公开立两派,明着让他们争? 这个法子……怎么听起来有点像议会制度啊。 那是走英式的上议院下议院,还是走美国的国会制度? 这玩意儿可不太合适啊。 虞璁晃了晃脑袋,把这些有的没的全都扔出脑海,再度思考这个问题的核心。 如果不把这当成朝廷,而是一个公司呢? 公司要的是什么? kpi考核制度啊。 派系之争什么的,不就是太闲了吗? 直到这一步,皇上才终于从一头雾水的状态里走了出来。 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什么党争不党争的——信仰心学还是跟着浙派苏派混,那都不重要。 如果法制上有足够的规范,哪怕这整个朝廷都是浙派的人,只要他kpi不达标,该开除还是开除啊? 浙派有不轨之心的根本,在于他们被王党彻底压制。 ——当然张孚敬这伙人肯定是要收拾的干干净净,连府邸里的下人都要流三千里的。 但是,如果能够给户部推出kpi考评制度,可以革命性的改善整个朝廷的氛围。 所谓kpi,就是关键绩效指标。 这个在管理学上,有个很基础但是非常重要的“二八原理。” 这个理论的意思是,任何企业的价值创造,都有八十比二十的一个规律。 百分之二十的骨干人员会创造百分之八十的企业价值。 而百分之八十的工作任务,是由百分之二十的关键行为来完成的。 如果能针对这百分之儿时的行为来进行分析,就可以更加科学的评价业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