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第21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9节 (第1/2页)

    他的心里,永远都惦记着那个百年以前的古老王朝。

    唯一令人出乎意料的是,竟然又回来了。

    “黄锦,纸笔。”

    朱厚熜不知道这个时代已经被普及了黑板,只拿了纸笔,略生疏的蘸墨提笔,开始给女儿演算。

    “如果给全国重点的九十城布置医院,那么按每个医院要开支五万左右,国库需要支出五百万两纹银。”

    他语气平淡,但思路紧密,笔下一刻不停。

    “钱都是次要的,可是,你了解过这需要多长的时间,和多少人吗?”

    朱寿媖原本心里已成竹在胸,听到这个问话的时候反而怔住了。

    “五百万两,真的一层层的分下去,又有多少能真正落实到这上面?”

    “这是……这是反贪腐的事情啊。”

    “贪腐?”朱厚熜似笑非笑的抬头看向她:“贪腐之事,禁绝就有用了吗?”

    朱寿媖只觉得好像被点醒了什么,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起来。

    今天的父皇,比从前多了几分疏离而严肃的感觉。

    可是他做事,似乎更加的沉稳而大气了。

    “媖儿,你仔细想想。”朱厚熜看向那小姑娘,淡淡道:“五百万全部花下去,实际上能起到两百万的效果,都已经是大功告成了。”

    这个时代,没有快速通讯工具,没有实打实的监视系统,即便可以飞鸽传书,信息也不能就此确认是真实的。

    “如果跟从前一样用choucha制……”

    “choucha制?”朱厚熜反问道:“九十个城,就假设只有五个里面藏着猫腻,choucha到一个清算了上下,其他几城的医官和知府就不会贪了吗?”

    朱寿媖被他问的大脑发懵,难得的说不出话来了。

    “再者,只有经济发达的大城建设医院,如今虽然已有主要干道的集散交通,百姓们就真的可以都坐几天的公车去看病了?”

    朱厚熜抬起手来,黄锦后知后觉的递上温茶来。

    怎么是温的?

    朱厚熜进入皇帝这个角色的状态极快,几乎不用温习和回顾。

    他只眉头微皱,冷冷的看了眼那太监,粗粗抿了一口,看着那纸上的数字继续道:“听说过扶助这个做法么?”

    朱寿媖到底慧根极佳,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了:“父皇是觉得,可以把钱拿来扶助医院的建立,但是朝廷本身不出手吗?’

    听到女儿如此快的反应,朱厚熜对她的好感多了几分,只继续引导道:“道家思想里,说过什么?”

    “无……无为?”

    还是道行不够。

    朱厚熜心里微微叹了口气,直接拿出从前做讲师的那派语气,不紧不慢道:“司马迁的《货殖列传》里面提过什么?”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

    他看着她的眼睛,声音渐渐温和起来。

    “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论,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和道家的无为思想有非常多的重合之都。

    而司马迁的‘低流之水’这一论断,更是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

    市场经济就如同水一般,会自然的流动和发展。

    医院这种东西,虽然确实需要政府的参与,但更多的是进行引导和管控,而不是彻底的成为主体。

    国营医院在古代并不是什么好主意,因为会根本没有合理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真的腐烂起来也未必会比私人的好到哪里去。

    还不如直接引入竞争机制,让多家商贾开始经营医院,参与管理——但是同时要出台合理的竞争和奖励机制。

    朱厚熜在现代的时候,不仅去逛了中国残留的领土各处,还拿工资去了趟日本和欧美。

    他在考上北大以后直接读到了硕士,又参与了多个项目的研究和讲座。

    现代日本的强大和先进,简直是在扇他的脸。

    可是日本和欧美的医疗体系、教育体系,以及种种方面别出心裁的设计,着实令人哑口无言。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骄傲,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抓住最重要的核心,才是关键。

    “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馀,拙者不足。”

    “图书馆是收集古籍之用,自然官制严守没有任何问题。”

    “而医院,则牵扯进太多百姓,核心要义,在于惠泽更多的人。”

    他抬起手,把那两宗卷轴交给了她,轻笑道:“想的不错,再回去多看看书吧。"

    回来的感觉,也很不错。

    ·2·

    然而在朱寿媖离开之后,他并没有能够再次召见哪个孩子的时间。

    因为四年一度的会议召开,算到今年应该是中央三大了。

    虞鹤因为之前已经被调遣为外交使,负责和严世藩往来中欧两地处理和各国的外交和贸易问题,几乎几年才回来一次。

    沈炼做了新的锦衣卫统领,而秘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