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4/5页)
文蓉早晨起来用西红柿鸡蛋做了一锅呛锅面,姐弟三个一人一碗面条,吃得也没滋没味的。三奶奶就在这时走了进来,三奶奶见他们没精打采的样子只在心里叹了口气道“你们三个快吃,吃完了饭和三奶奶一起给你爸妈多叠点元宝,好让他们在那边有钱花。” 江文蓉这才看到三奶奶拎了一大塑料袋的锡箔纸,他们这里的风俗是将银色和金黄色的锡箔纸叠成元宝的形状在祭日的时候烧给逝去的亲人。江文蓉赶忙几口把面条扒进肚里,吩咐meimei吃完收拾碗筷就和三奶奶一起忙了起来 这纸元宝叠法并不复杂,江文蓉跟着看了几遍就学会了,三奶奶见江文蓉叠的似模似样的不禁夸道:“你这孩子从小就心灵手巧的,学什么一学就会,这点呀随你爸”。江文蓉对于父亲的记忆已经相当模糊了,听三奶奶这么说就问道:“三奶奶,我爸也手巧吗?” “是呀,你爸打小就比他们哥几个灵巧,你爷爷手更巧。用高粱杆编盖帘,编簸箕;用藤条编筐、粪脊就连夏天铺的草席子你爷爷都会编。你爸从小跟着你爷爷学,一教就会,你大爷和你几个叔叔就不行,学了好几年也编不成样子。”三奶奶一说起以前的事,就停不住“你爸学习也好,在学校时每回都是满分,可那时你爷家孩子多,你爸十三岁就跟着生产队下地干活了。后来能考大学了,你爸想再去上学,可家里没钱呀,你奶就只供你三叔和四叔上,让你爸在家和你爷爷一起编这些筐呀什么的去集上卖,结果你那两个叔都不是学习的料,白瞎了那些钱还不如当时让你爸去上学呢!” 文俊和文静收拾了碗筷也围过来一起叠元宝,文俊听三奶奶说起父亲以前的事,也深有感触;“我爸还给我编过蝈蝈笼子呢,可好看了。”这个文静也知道;“我们家的小筐都是我爸自己编的,过年的时候我爸还给我们三个用高粱秸做了灯笼呢!”相比起弟弟meimei来江文蓉对这些事情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毕竟对于她来说这些事已经隔了二十几年了。 姐弟三个围着三奶奶说着父母的往事,不知不觉元宝就叠了一大堆了,三奶奶把这些用线串起来。 第11章 父母祭日(1) “文蓉,你三奶奶在这吧……”大门口有人叫门,文蓉忙走出去迎,就见三奶奶家的儿媳带着一个个子高挑的女人走了进来,江文蓉愣了一下,才想起这个女人是三奶奶的闺女江广兰。 “二大娘,小姑你们来了,我三奶奶在屋里呢。”说话间两人也走到了堂屋门口,“你三奶奶来多会了?我想着早来帮忙来着,可早晨喂完鸡,拾完鸡蛋就到这时候了”二大娘是个爽利的性子说话从不藏着掖着,她一个人在家养着上千只鸡确实够忙的。 “二大娘这才几点,您来的不晚,小姑您今天不上班呀?”江文蓉问道。江广兰是市里信用社的员工,也是江家广字辈里唯一的女大学生,她上身穿一件白色的短袖衬衫,下身穿一条黑色的短裙,是九十年代很流行的一步裙。 江广兰摸了摸文蓉的头说“小姑今天请假了,你这小孩就别cao心大人的事了。” 三奶奶在屋里喊道“来了就快点帮忙,元宝还没叠好呢。”二大娘和小姑一听忙揽着文蓉进了屋。三奶奶看着广兰姑姑手里拎的东西问道:“买的什么?是果供吧?” “是,五样点心五样水果您看看行吗?”广兰姑姑把塑料袋拎到三奶奶跟前“娘,您看还缺什么吗?”三奶奶瞅了一眼说道:“行就这些吧,放好了,等下午去坟地的时候带着。” 江文蓉这才知道小姑准备的都是给父母祭坟用的,怪不得昨天她问三爷爷要准备什么东西时三爷爷说不用她管了,原来三爷爷一家把什么都准备好了。文俊和文静到底还是孩子不懂这些,可江文蓉明白这些五七祭奠的祭品应该是儿女准备的,她们姐弟还小,那她奶奶一家应该帮着cao持起来,但现在都快到中午了奶奶家里的人却一个都没有出现。 “三奶奶”江文蓉叫了一声又不知该如何往下说毕竟她还是个孩子那些感激的客套话说了也显得别扭。老太太看文蓉一眼就知道她心里的纠结,心里感叹着孩子的心思细腻嘴里却说道:“这些事原就是当长辈的来cao持,你们几个孩子只要记得听大人的安排就行,别的什么事都不用管。” 三奶奶这么说了姐弟三个也不再纠结,只坐那老老实实地叠着元宝,三奶奶与闺女和儿媳唠着家常,一时间屋里忙成一片。 “娘,我四婶一家怎么还没过来?”江广兰看看时间都已经十一点多了,却还不见有人来帮忙。 “谁知道你四婶又要作什么妖呢,要钱的时候跑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