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节 (第2/3页)
琬宜冲它挥挥手,“老实看家,一会就回。” 杨氏挽住她手臂,抬头看天,“走吧,快的话,晌午过了就能回。” 琬宜点头,二人往东走,踏上小路。荒无人烟的地方,偶尔飞过一只鸟,更显幽寂。琬宜觉着无聊,说说笑笑与杨氏解闷子。 离开日子已定好,就三天后。趁着夜走,往西,去谢安曾和她说过的地名,叫昆山。 琬宜偏头看着杨氏,“娘,昆山什么样子?” 杨氏凝神想一会,轻声道,“我也不太清楚,只以前看见过几个那边的人。许多外族的,与咱们长得不很像,鼓鼻凹眼,白的吓人。说话的时候,舌头爱打卷儿,听不多懂。” 琬宜“啊”一声,有些惊奇。 过会儿,她又问,“听说那边有个西北王,是藩镇?” 杨氏颔首,“昆山再往西就不是北汉国土,那边匈奴铁骑猖獗,不时袭边,是重镇。西北王拥兵自重,再加上当年开朝建国有一番功绩,明面上还称臣,实际上并不受朝廷管辖,只进贡罢了。” 琬宜暗自嘟囔声,“以往没听过,竟还有这样地方。” 杨氏拍拍她手,“西北毕竟偏远,皇帝有心无力。” 琬宜应一声,转而不去想这个,又问起别的事,“娘,那咱们到昆山,做什么去?” 杨氏笑睨她一眼,“做什么不成。” 她掰着手指跟琬宜数,“咱们银两不短,到那里买个小宅院,前面开个铺子,便也就够安家了。又不愁吃穿,不慕奢侈,平淡小日子就够了。到时候,咱娘俩卖包子去,早上开门晌午收摊儿,晚上在家里逗孩子。” 琬宜听她提起这个,面色不由泛红,杨氏眼神瞄她肚子一眼,伸手拍一拍,“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了。” 琬宜不好意思,撒娇摇她手臂一下,杨氏也不再逗她,含笑看向前方。 黄土路,两边枯树泛新绿,田地里零星几朵小野花,风寒。琬宜摸摸冰凉鼻尖,拢紧了袖子。杨木步摇边垂几颗小珠子,在她发上绾了一个妇人髻。 ……过小半个时辰,终于走到。 前几日收鸡鸭的那人并没来,杨氏带着琬宜在集市上从头到尾转了圈,没找着再干这活儿的。今个不是赶集日子,街上人并没多挤。 提着篮子走过一个卖鱼的摊铺,杨氏拍一下脑门,低语一声,“这脑子,忘了李家婶子。” 琬宜不认识她口中那人,杨氏也没打算解释,直直拉着她往一条小巷子里走。 巷子并不宅,可供五人并肩而行,两侧住着人,有的人家敞开门,充满农户气味儿,说不上好闻难闻。琬宜小心绕过前面那滩被泼出来的水,回头看了眼。 街上还是那副样子,不时有人打巷口经过,有孩童嬉笑声远远传来……好似并无异常。琬宜蹙眉,只当自己这段日子心弦紧绷,敏感过度,竟错觉有人暗中跟着她们。 杨氏担忧瞧她,“怎么了?” 琬宜轻呼一口气,摇摇头,但小心为上,还是说了句,“娘,咱们快点弄完,早回家。”杨氏点头,没有异议。 李家婶子住巷尾,原是杨氏相熟,家里养许多鸡鹅,靠着卖蛋为生。两人并没多话,寒暄客套几句,数了个头付了钱两,便就告别离开。 杨氏对这边路熟悉些,领着琬宜左拐右转,没一会又回到主街。琬宜拨一下耳边碎发,心中松快许多,经刚才那一折腾,就算真有人跟着她们,想必也会被甩掉。 面前十字路口,不是繁华地段,只几个商铺,幌子在风中招摇。 杨氏左右看看,带她走了西边那条路。 琬宜小步追随,眼睛无意扫过对面小楼。飞檐翘角,镂空雕花窗,在一众寒酸小房中显得格外招摇。 上面晾绳上挂着几件女子衣物,轻薄至极,颜色鲜嫩,看着布料极少。 她脑子一动,忽然反应过来,这好像是珠翠楼的后门。 正出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