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节 (第3/4页)
办事很快,叶长青这边的效率很高,是以两个月后,李延年的金子还没有运到京城,叶长青就掌握了他和大同总兵一起和匈奴勾结的铁证。 彼时,国师大人正在文帝面前吹牛皮道:“昨夜太上老君托梦与我今日不利于施法,否则对紫微星不利。” 国师说的煞有其事,文帝虽然处理政事上精明,但是在信道上却比任何一个人平民老百姓都要糊涂,听闻国师的话,吓得连忙问道:“那什么时候施法才会对紫微星没有影响,若是对紫微星有影响,这个法不施也罢。” 国师大人就故作高深的笑了笑,摸了摸手里的鸡毛掸子道:“圣上不必忧心,五日后便可。” 站在西苑的清心阁外,听了一耳朵的杨大人,气得简直连胡须都要瞪起来了,却只能乖乖忍受着腿脚麻木在外面静静等候。 回到兵部后,就速度利索的召集了几个信任的兵部侍郎、郎中还有幕僚一起商量弹劾李延年之事了。 “国师五日后就要施法了,我看李延年的黄金这几日就要入京了。”杨大人收敛了浑身怒气,尽量平和了语气对众人道。 “那我们要趁黄金还没有入京,就上折子弹劾他了,不然到最后黄金成为国师大人口中变出来的,那圣上就怎么都不会相信我们所说的他勾结外敌的事实了。”一个幕僚说出了杨大人未说完的话。 “现在的问题是要确定这上折子的人选?”杨大人的目光从每一个人面前略过。 屋子里一时沉默下来,只有烧的正旺的银霜炭不时的冒出一缕缕白烟,众人都沉稳视线开始思考这次弹劾所面对的风险,却只有一个郎中视线微微躲闪。 杨大人轻笑了一声,屋子里的这些人虽然都是他的心腹,但是真正谁才是可信之人,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了,他是不可能将这项任务交给那个眼神躲闪之人的。 “大人,属下愿意一试。”是兵部右侍郎出声道。 杨大人看着面前这个一向憨厚老实的右侍郎,明白他为何这么积极的第一个站出来上这个折子,五年前他唯一的嫡子和李延年的儿子争夺一个女人,却被李延年的儿子失手打死了,他一横心告到了文帝那里,文帝最后却说是无心之失,只判处了李公子半年的禁足,再赔了一万两的白银给他。 一个儿子啊!传宗接代的儿子啊!含辛茹苦的养大,却只抵得上一万两的白银,你叫他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如今刚好有这个弹劾李延年的机会了,他当然要争取了。 杨大人正打算遂了他的意,就让他去办吧,然后话还没有说出口,就被叶长青捷足先登道:“大人我已经拟好了折子,黄大人毕竟对驿传不是特别熟悉,而这些证据也都是我从上面收集出来的,想必我来上这个折子更有说服力,圣上也会更加信赖。” 叶长青说完就直接将手中的折子递给了过去,而杨大人却看着被叶长青举在空中的折子久久没有接过来,这个孩子他是想要保护的人,却没有想到他会如此坚决的要去打头阵。 “你还年轻,黄大人比你有经验。”到最后他只能推脱道。 “大人,我有信心,请你相信我。”叶长青坚定的看着杨大人,迟迟没有收回手中的折子。 杨大人看着叶长青眼里闪烁着自信的目光,终是接过了折子,一字一行的看了起来。 “准备的很充足,也写得很好。”两句话合并在一起,让人听不出来是褒奖还是贬谪。 “黄侍郎,既然叶郎中已成竹在胸,那就让他去把。”他倒是要见识见识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叶长青,究竟还有何能耐之处。 几人又围着叶长青的折子探讨了一番,当天署着叶长青大名的折子,就被杨大人直接逮到了内阁,最后并没有经过李延年的手,就到了文帝那里。 而文帝还沉浸在不久就能得到十万两黄金的喜悦之中,对办成这件事的首功国师和李首辅自然是相当满意,碰到一个让他心烦的大臣,就要逮住他们使劲的夸奖和表扬他们一番。 他正在一口一口的吃杏仁,陡然就收到了大太监递过来的奏折,他不悦的看了他一眼,这个没眼色的,难道不知道他中午都是他修身养性的时光,坚决不看折子的吗。 而那太监被他扫过来的眼神吓得额头冒汗,却只能硬着头皮递上折子战战兢兢道:“内阁那边说是急务,老奴也不敢怠慢。” 文帝才懒洋洋的伸出手接过折子,打开一看,额头就开始冒青筋了,刚才还想着得到十万两黄金的喜悦瞬间就化为泡影了,新科文武状元叶长青竟然弹劾李延年三条罪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