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节 (第5/5页)
吃饱饭了,咱们老家那些亲戚终于不再因为吃不饱来咱家打秋风了。我觉得这种改革趋势很快就会推行到工业上来,以后再也不会是不管厂子效益如何都不影响工资发放了,全都各凭本事吃饭。不久的将来工人的铁饭碗也会被打破,估计很多人会失业,这是个很好的时机,就看你愿不愿意把握了。” 叶志飞第一次听到这么新鲜的说法,诧异地看着meimei:“你的意思是以后效益不好的厂子就没工资发了?工人会丢了工作?”这个想法可真是够大胆的,领导一切的工人阶级会失业吗?任谁都不敢想吧,meimei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嗯,这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趋势啊,现在不是设了经济特区在引进外资吗?外资工厂的存活都是市场决定的,哪个国家会给他们发工资?这种经营模式绝对会从特区蔓延到内地乃至全国各地,市场竞争一起来,生存不下来的工厂就只能倒闭了。工人不失业能怎么办?”叶慧说到这里耸了一下肩。 叶志飞连饭都忘了吃,瞪大眼睛看着meimei,完全难以置信:“咱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跟资本主义不一样啊。工人失了业,靠什么活呢?国家不可能坐视不理吧,这不得乱套了?” 叶慧耸耸肩:“自谋生路啊,现在不照样也有很多没被安排工作的待业人士,他们不也是在想办法谋生路,很多人都去干个体户了。” 叶志飞机械地扒了一口饭,细细琢磨叶慧说的话,然后说:“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谁教你的?”他觉得meimei绝对不可能有这么新颖的观点。 “没人教我啊,我就是平时看看报,听听新闻,然后自己琢磨出来的。”叶慧总不能告诉她哥自己已经提前经历过了。 叶志飞说:“你说的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确实有可能实施。广东那边市场那么活跃,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发展到我们这里来吧。你说我要是不去上班了,除了开拖拉机,还能干啥?” 叶慧笑了:“你要是愿意,可以去广州倒腾货物回来卖呀。家里这个小店只是小打小闹,你可以找个合适的位置开个更大的。”她说的是实话,家里的小店虽然赚得不算少,但到底还是个小卖部,首先客源就有限,也就是这条街以及附近街的人,其次货源就受限制,她爸去广州又不能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单位安排什么时候才能去,所以家里的货总是卖着卖着就断了,客人来了总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叶志飞听完,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在心里继续琢磨。叶慧知道做出辞职的决定是很难的,不过大哥心思既然已经松动了,那就是迟早的事了,他比父亲要好说服多了。 叶志飞没去上班,在家休息的时候忍不住拿起画笔来画画,等他停下来看纸上的内容,画面上是一个眼角微挑的仕女。叶志飞盯着画看了一会儿,将画纸翻过来,叹了口气,决定去单位看看。他昨天回来之后也没去请假,虽然黄红卫是知道的,但备不住这小子背后使什么阴招,以前怎么没发现这小子这么阴损呢。 叶志飞去单位这一趟算是去对了,他的大名正被挂在车间的通知栏上,无故旷工。叶志飞一看就忍不住气笑了,他没去找黄红卫,直接去找了车间主任说明情况,车间主任面无表情地说:“你是受了伤,但是你没请假,就算无故旷工啊。这个月的奖金没了。” 叶志飞看着主任的胖脸说:“那行吧。反正奖金已经扣了,班我暂时就不来上了,等我伤口痊愈了再来。”他朝胖主任伸出了自己包裹了纱布的手指头,转身就朝外走,胖主任是黄红卫家的亲戚,全都是一丘之貉,他也懒得管,反正工资是国家发的,又不是主任发的。 叶志飞出了车间,想着既然来了,就去一趟医务室吧,顺便重新上个药。医务室里值班的是个中年男大夫,不是上次那个女大夫。有人在看病,他便看墙上贴的规则和值班表,那儿有三个人的签名,叶志飞看完就笑了,原来她叫辛蓓。 等上一个病人走了之后,叶志飞过去让大夫帮他上药。大夫解开他的纱布,说:“你这个伤口不大,自己在家包扎就行了,还来诊所干什么?” 叶志飞说:“我自己上药可以,但是包扎不起来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