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1982_第5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节 (第4/5页)

多了,要是允文去了北京,也能随时打电话回来。申请表是交了,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审核通过并来安装,那就只能回去等消息了。

    快开学的时候,叶慧收到了郭老师拍来的电报,告诉她事情已经办妥,允文可以入学了。允文兴高采烈地和jiejie去学校办转学手续,叶慧发现他要去北京上学的事居然没跟朋友们说,直到办手续的时候才跟大家说,可把她意外坏了,没想到允文这么沉得住气。当然,也可能是好面子的表现,怕万一去不了要被大家嘲笑吧。总而言之,这个表现叶慧还是满意的,不确定的事就不要到处去宣扬,这是一种基本的素养。

    临走之前,允文跑到瞿老师那儿去了一趟,帮她买足了今年冬天要用的煤球,将房子彻彻底底地打扫了一番。瞿老师虽然不舍得这个学生,但知道他将会有更好的前途,当然也是衷心祝福的,叮嘱他去了北京好好学习,别学坏了。

    允文回来还交待了允武,有空的时候代他去看望瞿老师,帮她打扫一下卫生,看她的药是否齐备了。允武都一一答应下来。

    允文去北京上学,叶慧也马上要开学了,这次她没办法送允文去北京。叶瑞年放下生意亲自送允文去北京上学,虽然允文觉得自己去也可以,叶瑞年怕他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会把钱弄丢,要亲自去才放心,附中的学费要比普通高中多,因为涵盖了各种教学费用,而且允文是借读的,还要交一笔费用不菲的借读费。叶瑞年还想去看看小雪在那边适应不适应,顺便也趁此机会看看祖国人民心目中最神圣的伟大北京。

    允文不在老家,允武就彻底收心了,他性格本身好静不好动,如果不是双胞胎兄弟撺掇,他通常是不会乱跑的,最多也就是在学校、家里、书店几个地方转悠,现在是高三了,所有人都卯足了劲准备高考,允武也要为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努力奋斗。

    叶慧已经是大学最后一年,主要任务就是实习和写毕业论文,她现在所需要考虑的就是工作问题。开学后不久,叶慧接到了实习分配计划,她被分在了南星汽车厂,叶慧看到这个结果,不由得哑然失笑,通常来说,实习安排的单位就会是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去处。叶慧觉得好笑,他们家的人跟南汽缘分可真不浅哪。

    ☆、第99章 第九十九章 电话

    十一月份的时候, 家里总算是装上了电话,话机是老式的拨盘电话,已经是时下最新款的话机了。街坊邻居得知叶家装了电话,都跑到他们家来看稀奇,虽然不少人都在邮局或者单位机关里见过用过,但是私人电话这条街还是第一个。

    大家都兴奋地说:“老叶,以后我们家要是有电话,也能打到你家来吗?”

    叶瑞年笑呵呵地说:“可以,打过来我们帮忙叫一声。接电话一毛钱一次, 打电话市内短途五毛一分钟,国内长途一块二毛一分钟,国际长途就免了, 我这里打不出去。打电话的时候一定注意, 千万别超过时间,多一秒都要多算一分钟的时间。”为什么接电话还收钱,因为他们装电话花了两千八百元,每个月还要向电话局交十二块钱的座机费, 如果大家光接电话不打电话, 那么家里这电话就将完全沦为公共免费电话, 还得跑腿去喊人。

    从收入和话费比例来看,这个年头的话费贵得吓人。因为一家独大, 想收多少就是多少。其实一块二毛一分钟的长途电话也不算贵, 因为这年头拍电报是按字收费, 一个字0.145元, 一块多钱打电话和拍电报,当然打电话更合算。而且老百姓没重要的事都不会打电话,所以叶慧家这电话以后的主要功能估计就是接电话了,当然,他们家本来安装这个就是为了接电话的。

    电话机就安装在店里,刘贤英特意清出了货架的一个格子,将它放在上面,以免小孩子好奇乱拨电话,这年头话费太贵了,可负担不起。全家人围着这个黑色的话机,别提多兴奋了,就盼着它能响起来。

    允武和小雨还打赌,看谁的电话先打回来。因为一装好电话拿到号码,他们就赶紧分别给在外的哥哥meimei写了信,告诉他们家里的电话号码。小雨觉得应该是小雪先打回来,她年纪最小,最想家,上次伯伯送允文去北京上学,去看小雪的时候,她还哭鼻子了。允武觉得应该是允文最先打回来,他在信里说过,北京到处都是公共电话,他早就买好了电话卡,就等家里装好电话就打回来。

    然而接连好几天,家里的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