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0节 (第1/4页)
而王宫旁边的兵营内,昨夜契苾何力跟李谨行运送而来的箭矢等兵器,正被唐军快速的往城墙上运送。 巡视了一番柳京小半个城后,李弘便快速的登上了城墙,已经换上盔甲的高句丽百姓,有如残军败寇,此时竟然三三两两的,懒散的靠在城头上说笑,时不时的瞄一眼登上城门的李弘跟身后的唐军,但也就是望了一眼便没有其他反应了。 “尉屠耆人呢?让他督战这些百姓,他就给我如此督战不成!”李弘扫视了一眼身后的芒种跟惊蛰,以及他自己的卫队。 “殿下,那不是尉屠耆了。”惊蛰同样是换上了一身盔甲,指了指城墙前方不远处,正在对穿着盔甲的高句丽百姓怒吼。 举目望去,只见身穿铠甲的尉屠耆对着那些高句丽百姓吼完后,接着从身后兵士的手里接过了几个血淋淋的头颅,拎着那还在往地上流淌献血的脑袋,再次冲着那些兵士吼了起来。 而舌人也是在尉屠耆吼完后,狐假虎威,大声的训斥着那些高句丽百姓,不一会儿的功夫,只见那段城墙上的高句丽兵士,一个个把嫌闷热、冷硬的头盔再次戴在了头上,脸上那懒散的神情也消失不见,换成了一脸的凝重跟紧张。 “不必理会他们了,前往城门处。”李弘拍了拍正准备去喊尉屠耆的芒种肩膀,扭身在城墙上向南城门走去。 如果新罗、百济要是攻城,凭借十万人想要从各个城门攻破,那是难如登天,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们一定会选择一个城墙相对不那么坚固的城门,作为他们的主要攻城的地方,其他地方,顶多是战略性的以扰乱军心为主的佯攻一番。 刚刚在南城么站定,就看见城外远处一阵尘土飞杨,接着便从地平线处出现了一道道的黑线,随着黑线越来越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些在尘土飞杨中,迎风招展的各色旌旗。 “好快的速度,他们这些应该是先头部队吧?只是不知道人数多少。”李弘定定的望着城外远处,那团硕大的黄色尘土漫天飞舞,像是龙卷风一般,缓缓地向这边刮了过来。 望远镜这个时候的用处,只能是清楚准确的判断出,那团漫天飞舞的尘土距离城门还有多远,但却无法看清楚那团尘土中到底有多少兵力。 所以,李弘开始纠结要不要主动打开城门,命令尉屠耆率领三千浮屠营的兵士,迎头痛击新罗、百济联军的计划。 但望着那些显然是率先抵达的部队,如果不把他们拿下,不说是全部歼灭,只要是能够重创他们,就可以提升现在城墙上高句丽百姓们的士气,同样也能够让新罗、百济的军队有所顾及大唐的军队。 这样一来,最起码可以延缓一下他们攻城的决心,更为重要的是,会让他们在心里斟酌一番,围攻有大唐军队驻守的高句丽王城,会不会惹怒大唐,引来大唐的雷霆报复。 第432章 破阵 坐以待毙不是李弘的风格,更不是大唐王朝的战争传统,主动守城已经是让无论是金吾卫还是李弘,或者是其他大唐大臣,心里都憋着一股郁闷之气。 堂堂的大唐竟然要面临被新罗、百济小国围困的局面,这可是自武德九年,突厥可汗颉利兵临渭水,太宗李世民被迫与颉利达成渭水之盟以来,近五十年的时间,大唐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被动局面。 望着那团团黄尘滚滚而来,李弘的眉头越皱越深,主动出击还是不主动出击,在他心中开始无限纠结! 如果不出击,那就是明白无误的向新罗跟百济传达一个大唐守军空虚的信息,如果出击,万一兵力悬殊太大,这些人可是有可能一去不回,在契苾何力跟李谨行无法提前赶来之前,柳京城的每一个兵士可都是显得十足珍贵,绝不能随意消耗的,每消耗一份战力,就必须取得显著的效果才行。 “殿下……”惊蛰与芒种望着城外的滚滚烟尘,显然也不愿意受这种憋屈劲。 大唐军队向来都是主动出击,何曾被人围在城内被动防守过?虽然之前也曾有过与吐蕃等国的败仗,但每一次都是虽败犹荣,没有说是从士气上就先败下来的。 “命令尉屠耆……立刻率领三千浮屠营出击!”李弘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语气坚定地说道。 “是,殿下!”惊蛰精神一振,面色惊喜的应道。 而后立刻从城墙上往身后不远处的尉屠耆方向跑去,快速的把李弘的命令告诉了尉屠耆。 与此同时,李弘身后的太子卫队中,三道响箭同时升空,发出刺耳的声音在柳京城上空响起。 高句丽王宫内,李治虽然不懂军事,但不代表不懂军情,三道响箭向来是李弘命令浮屠营出击的战时集结方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