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节 (第3/3页)
铜绿假单胞菌仅对碳青霉烯类敏感,那他就研制一种碳青霉烯类的药物出来!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由青霉素结构改造而成的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的。现在应该已经有制药公司研发出来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只是还在秘密试验阶段,并没有推广应用于临床。 李铮上辈子主攻疫苗和细胞方向,对于抗生素实在说不上精通,不过好在疫苗学与其有不少共通性,使得他不至于成了没头的苍蝇。 李铮记得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帕尼培南、美罗培南等,其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是第一个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其余都是参考按压培南研发出来的。 李铮从实验用冰箱里拿出两支青霉素。碳青霉烯类的结构与青霉素的青霉环相似,他得从头做起。 “教授们,你们相信我吗?”李铮突然开口道。 一众教授先是一怔,随后反应过来,赵教授开口道:“你有办法?” 李铮将青霉素取出适量倒在试管里,“时间总是一分一秒在过,你努力尝试它这么走,消极放弃它还是这么走,为什么不试试?” 李铮说的很轻松,但落在一众教授心里却如平静的湖里投进了一块大石,是啊,他们在这里悲伤懊恼也无济于事,为什么不努力试试。 他们的同事还躺在病床上,还有一百多条人命,以及这一百多条人命后一百多个家庭,几百人的命运!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去尝试! 一众教授的目光严肃起来,这么大年纪了,觉悟却还不如一个年轻人,他们的心里不由有些羞赧。 “李铮,你有眉目吗?不瞒你说,我们这几个老家伙是一点眉目没有,如果你有眉目,不要有顾忌,随时吩咐,打打下手,我们不比那个小伙子差!”赵教授十分豪爽地说道。 一众教授纷纷点头,到了他们这把年纪,名声有了地位有了,对于这些某些东西也就不怎么看重了,他们一点都不觉得给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打下手有什么丢脸的。 李铮闻言,面色终于和缓了几分,“我有一个粗略的构想。”说着,他在实验室的黑板上画出了青霉环的结构,随即在一众教授炯炯的目光下,慢慢将青霉环改变。 “碳青霉烯类,一众全新的抗生素。” 李铮的话掷地有声,令在场的所有人呆立在原地,全新的抗生素?他们没有听错?? 第63章 “新的抗生素?!”一众教授不由接头接耳起来, 自1943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起,陆续有抗生素被研制出来。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毒性太大, 并不适合作为人类临床治疗手段。 与治疗冻血症的巴胺沙丁不同,抗生素在药物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把青霉素的研制和原子弹的研制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抗生素是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的, 真正的危急时刻的救命药! 抗生素这块向来是生物制药领域的热门项目, 全球无数实验室夜以继日不断研究, 但真正应用于临床的还是那几个,这也是耐药菌产生的重要原因。细菌和人一样,相同的手段用一次两次还有效,百次千次后耐药性就显现出来了。 一种全新的抗生素!这怎么可能! “准确来说, 仅对临床而言的全新的抗生素。”如果他没记错,早在76年, 默克公司研究人员就发现了硫霉素, 并与77年在美国注册了历史上第一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核心专利,算算时间,现在亚胺培南可能已经递交了药物上市审批。 一众教授面面相觑,他们自然听明白了李铮话里的意思, 临床上全新的抗生素, 也就是这抗生素可能已经被研制出来了,只是还没来得及应用到临床上。 也是, 李铮在亚洲生物制药大会上的表现惊人,赢得了许多世界级生物制药学大牛的青睐,私下有联系获得某些信息, 倒也不奇怪。 但他们也知道,做他们这行的稍微有点脑袋也不会将还没上市的药物重要信息透露出来,和李铮提起这件事的那人最多只是稍微点了点方向。李铮居然可能通过这样的提点提出一个崭新抗生素的分子结构,这天赋已然是惊人了。 “死马当作活马医医吧,铜绿假单胞菌啊……”赵教授摇摇头,他开口道:“李铮,要我们做什么,你吩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