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节 (第3/3页)
沙东联合攻坚小组的名义,李铮毫不客气地拿了两条疫苗生产线回回内陆,指定其放置于天津药物工业园。 还有实验室。 以个人名义组建实验室,大量往华京运输先进实验设备,实在太过显眼、另类,恐怕多生事端。 于是,李铮将主意打到了戴维的身上。 这辈子罗氏作为第一个进入华国的五百强制药集团,华国卫生部将其当做金母鸡一样捧在怀里,戴维这位罗氏亚洲区执行副总裁与华京卫生部的关系着实不错。 “以罗氏的名义捐赠一个实验室给你?”戴维坐在滚动轮办公椅上,转了个圈。 “当然没问题,李,我早就提议过,你完全不必自己准备实验室。”戴维笑容满面,如今李铮的地位不同往日,他在罗氏总部的档案已经放在了需要交好学者的第一层级,这个级别的学者要求罗氏赞助实验室,这对罗氏来说,可是一件大好事。 这些全球排名前列的药企都不是傻瓜,这顶级实验室,就算是单团队的小型实验室,也是价值不菲的,他们自然不会白送。 对于普通学者来说,接受这些药企“捐赠”的实验室,意味着他在此实验室做出来的所有项目专利所有权都默认转让给赠送实验室的药企。 对于高一层次的学者,这协议又有不同。至于李铮这个级别的,协议条件已经宽松了很多,但是专利的优先开发权和药物的优先合作生产权是必不可少的。 戴维嘴巴咧得老大,若是李铮早接受了罗氏提供的实验室,那什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什么多克病毒疫苗,还有默沙东什么事! “不,戴维。是捐赠给华清大学。”李铮纠正道。 “华清大学?”戴维的眉头皱了起来。 “李,这不合规矩。”药企给高校实验室捐赠的是不少,但这是药企与高产实验室维持关系的一个手段,送的都是资金,哪有直接捐赠实验室的。 就算有,现在的华清大学也不符合这些药企捐赠的标准。 李铮揉了揉自己的太阳xue,“戴维,这算是我私人的请求。你了解华国环境,以罗氏的名义捐赠实验室给华清,再由华清分配给我。这是最好的办法。当然,如果有困难,我再想想其他办法。” 戴维闻言,面上不由露出了纠结的表情。他与华国市场接触也有四五年时间了,自然明白一些华国的歪歪绕绕,李铮一旦入职华清,以他个人名义接受外国药企的捐赠好像确实不怎么合适。 但是,不提他与李铮的私人关系,但从罗氏的利益出发,若是李铮能接受罗氏提供的实验室,对罗氏来说,确实是有着极大的益处的。 戴维眸光明明灭灭,考虑许久,他抬起头来,“李,专利的优先开发权你得要保证。” 李铮闻言,嘴角微微勾起。 “这是当然。” 戴维吐了一口气,面上再次带上了那夸张的笑意,“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戴维意得志满地走出李铮实验室,回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罗氏华国准备和华清大学交涉实验室的事情。 “五月,五月十五号之前,实验室必须竣工,实验设备也要准备好。我不希望有任何意外!”戴维将时间精确到了日。 李铮的人还没有出发,罗氏和默沙东两大国际药企,在华国就已经动作频频了,罗氏华国自去联系华清大学不提,默沙东这个美国制药巨无霸友好地找到了华国卫生部。 第133章 1985年4月28日, 美国默克(默沙东)本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亚胺培南通过fda审批, 正式在全球上市。 北美、欧洲、日本、新加坡、香江、华国成为亚胺培南的首发地区与国家。 一时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生物学者称其为抗生素药物史上的大变革, 默沙东及李铮实验室的风头一时无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