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之大时代_第1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1节 (第3/3页)

明白了!”众人毫不犹豫地答道,实验室捐赠一事,书记室自否决议已经足够让李铮立威。

    不过这种“威”足够让实验室众人重视李铮的指示,却不能使李铮很好地融入孟老实验室的工作环境。

    若是常人,不过两个月,不融入就不融入吧,反正只能能正常开展工作就行。

    但是李铮显然是个不愿意苛待自己的人,不舒适的工作环境,可是会影响他的工作心情的。

    “李教授,您这是在做什么?”忍了好几日,终于有人忍不住问出声来。

    李铮忙碌的动作一顿,笑着转过头,“整理整理资料。”

    “可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整理资料的方法!”说话的叫小方,华清大学研究生,也是孟老实验室专门负责整理资料的实验人员。他的职责就是,在实验室项目确定后,第一时间整理出实验需要或能参考的所有资料。

    “这叫z字记忆型资料归集法,是法国记忆大师罗德曼在1982年提出的一种帮助记忆手段,在国外很多一流实验室里已经被应用到实际中来。”

    李铮看着实验室众人竖起的耳朵,眼里闪过一丝几不可见的笑意,“按照关键词首字母,用z型归集资料,比如关键词‘激素’……”李铮站在墙壁处,侃侃而谈。

    实验室大多人都不自觉地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向李铮靠拢,z型记忆归集法不仅方便资料归集查询,而且非常符合人的记忆习惯,小方尝试着搜寻了几次,找出一个项目所要的资料,竟比他原来省了两三天的时间。

    这使得小方不由激动起来。

    “李教授,这方法我能用吗?”他忍不住问出声来。

    “当然,这是国际期刊上公布的方法,人人都可以用。”

    小方讨到了头彩,自然兴奋非常。其余人也看出李铮虽然国际名望高,但却是十分平易近人的人,也不时拿出自己遇到的难题去请教。

    每每问答,李铮思路清晰,逻辑清楚,且能举一反三,令众人叹服。

    “李教授……”

    “李教授……”

    孟老见到这幅场景,摇头苦笑,“李铮啊,你再多呆几日,这实验室可要改姓李了呦。”

    李铮自然知道孟老说的只是调笑的话,微微挑眉,“如果孟老愿意让给我,我自然很愿意收下。”

    “你这混小子!”孟老假装怒道,“不过我这次回来,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实验室与美国芝加哥大学签订了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也是托你的福啊,如果没罗氏这场捐赠,恐怕轮不到我们华清哦。”

    第142章

    在罗氏和华清的捐赠仪式后, 美国芝加哥大学主动找上门来与华清大学进行一个关于“延长人体移植器官储存时间”的一项科研合作项目。

    “今年美国器官移植协会公布的一份器官冷藏参考表里表示,在现今技术条件下, 心脏的冷藏时限是35小时,肝脏24小时, 肾脏4872小时, 骨髓是5年。心脏的储存时间太短呐, 远远不够满足心血管病人的需求, 所以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都在努力研制改进器官组织运送装置。”

    “我的实验室在器官移植方面在亚洲也算排的上名次的。李铮啊,我看过你实验室关于‘体外再生器官’的论文,这是组织工程学的一大进步啊,如果体外再生技术和器官移植能够结合起来, 这对人类医疗史将是一个极大的贡献!”

    说到这里,孟老激动地手舞足蹈。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李铮, 眼里满是期待的神色。

    “孟老, 如果‘体外再生器官’技术能进一步发展,我会很高兴与您的实验室合作,推动两项技术的结合。”

    “好好好。”孟老一连说了三个好字,饶是他知道, 这两项技术要发展到理想阶段需要的不是一日两日, 或许到那天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但在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看来, 只要有希望、只要有可行性,那就值得去努力。

    更何况,这两项技术在理论演绎上已经完全可行, 只差技术突破了,达到他理想的阶段也只是时间问题。

    接下来的两个月,李铮除了遥控指挥李铮实验室相关项目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促使国际药物尽快进入华国市场的事情上。

    现如今,李铮与罗氏、辉瑞、默沙东等国际药企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有他从中斡旋,使得先进药物提早进入中国市场想来并不是一件没有可能的事。

    “李铮啊,你现在就着手这件事,是不是急了点?”赵德培对于这位生物学界的新贵是满心的佩服,但即便如此,他听到李铮要做的事,还是有些愕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