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之大时代_第13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8节 (第3/3页)

。我听说他们的临床试验报告,挤一挤都是水。”

    诚然,外国药物提交华国药物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时,一般已经通过了本国的药物审批或者还在审批流程中。但这根本不是药物是不是有问题的事,而是一国药物监督机制的事!

    任何一个国家研制出来的新药,不管是否已被本国或其他过审核通过,在进入另一国药物市场的时候必须通过那个国家的临床试验,这是外国药物对这个国家尊重的表现,也是国家对国民安全负责的表现。

    而八十年代的华国,几乎是主动放弃了这一权利。

    这对一众药企来说是好事,但对华国人来说,并不是。

    “我想改变现有的药物审核机制。”李铮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梁哲面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虽然药物审核机制改变,对梁氏来说也不算是好事,但是谁让这是李铮想做的呢。

    “你想让我怎么做?掀开药物监管部门的那个盖子?”梁哲右手手指弯曲,轻轻敲打着面前的茶几,“这个问题倒是不大,你后续都安排好了没,盖子一掀开,后面的步骤可要一步步跟上,你想要的是改革机制,而不是打击贪污。”

    立场这东西,完全是不存在的。只花了不到一分钟,梁哲就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立场。

    “想要华京上层的关注点放到机制上,除了药物监督部门内里的脏乱差,外部的舆论压力,最好是国际上的,还有要有人向他们捅明这一点,你不是合适人选。”梁哲皱着眉说道。

    “放心,只要盖子一掀开,外部压力和捅明这一点的人都会到位。”李铮的计划很周密。

    对于政府来说,维稳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的领导层即使魄力再大,对于机制改革还是十分慎重的,特别这改革还会涉及到国际药企。

    而贪污,是历任政府最不能容忍的事,从这里入手,能最大程度坚定华京清理药物监督部门的决心。

    再下面,就是外部舆论压力了,还是他最擅长的外部带动内部,李铮已经联系好了上回采访过他的赫克托,这位采访过华国伟人的主持人,在华国的地位十分特殊,他发表的意见显然更容易引起华国人民甚至高层的重视。

    最后,向领导层捅明这件事,自然是交给那些国宝级的生物学者们,他们书生意气加上科学家特殊的身份,由他们来表达对现有药物审批机制的不满是最合适不过了,当然这个他们中,也包含了李铮这个天才制药学家。

    梁哲努努嘴,“行,我会尽快安排的,不过在此之前……”他面上露出了一个委屈的表情,“现在已经晚上十一点了,我们是不是该睡了?”

    **

    梁哲的办事效率是极高的,第二天赵德培就打电话告诉李铮,药管那边出事了,湘坤二厂的厂长在药管对面的大楼上要跳楼,二厂厂长以前是华京某位高级领导的驾驶员,现在华京上层已经被惊动了。

    听说是二厂代理的一个药物,在半年前报给了药管那边,药管答应会尽快批复。然而京津一厂也从外国人手中代理了一项药物,这个药物的功效、价格与湘坤二厂的相近,两者是竞争产品。

    据二厂厂长说,一厂塞的钱比他们多,药管就掐住了他们的审批。而一厂的药物资料明明提交得比他们晚,却比他们早审批通过。

    八十年代末正式工人失业潮,一家家效益不好的国企被关闭,二厂苦苦支撑,只巴望着这项新药能带给企业一条生路,却没想是这样的结局,二厂厂长自认为回去无脸面对工人们,直接走上了大楼顶楼。

    “跳楼?!”李铮猛地站了起来,“人有事吗?”

    第183章

    千万不要有事啊。

    李铮的心立刻崩了起来, 他不希望有人因为这件事付出生命的代价。

    “现在还在僵持着呢, 湘坤驻京办的人找了他的工友来劝他, 还有不少领导都到了现场。”赵德培语气里有点唏嘘。

    “李铮啊,你说得对,医药审批现状必须得到改变, 否则这种事会接二连三地发生。”

    李铮早已站了起来,他一边穿衣服一边快速向门口走去。

    梁哲被他吓了一跳,“怎么了?”

    “路上说。”李铮苦笑一声, “你先去开车。”

    梁哲皱了皱眉, 但也没有追问,大步下楼去开车。

    在车上, 李铮向梁哲说了湘坤二厂厂长的事,梁哲一阵沉默, “是我考虑不周,梁氏不方便出面, 我就让手下人挑一个容易激化矛盾的事件,没想到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李铮苦笑,“我也有错, 人还没跳下来, 总有挽回的机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