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7节 (第1/3页)
那些粮商哪个不是成了精了的,自然闻风涨价,今日粮价比起昨日来,俱皆溢价三文。 别小看这三文钱,毕竟,谁让陆三少屯的粮食多呢。郑达可是算过,已是足够把运费什么的全给平了不说,还能有可观的盈余。 而这还只是开始。 “不然,咱们先不卖?再等两天……”郑达直接建议道。 “那可不行。”陆珦直接摇头给否决了,之前陆瑄可是嘱咐过,让陆珦切记他可不单纯是生意人,更是阁老府三公子,就须得要有阁老府公子的格局,“囤积居奇以待高价,那不成jian商了。卖还是要卖的,只你们眼睛放亮些,别被其他粮庄浑水摸鱼就成。” 又分派了些其他事务,看看外面的天色,大雪依旧没有停的意思,不觉又起了点忧国忧民的心思—— 真是照这样下下去,叔父陆阁老他们怕是有得头疼了。 不得不说陆珦这一回倒是猜的挺准。如果说第一日下雪时,众朝臣还不以为意,甚至为了来年的丰收,击掌庆贺,到了第二日,却已是有些愁上眉梢,到了第三日上,被压塌了房屋的数量直线上升,所有人终于意识到,怕是大事不妙了,这大雪已是确定无疑成灾了。 便是身体虚弱的皇上,也强撑着上了早朝。 “皇上,京城已是出现流民,要想个法子妥善安置,不然怕是会出乱子……” “粮价飞涨,须得有应对之策……” 更有人直接道: “这场大雪太过突兀,莫非是上天示警……” 陆明熙蹙了下眉头,刚要开口说话,不妨一个着兵部郎中服色的官员已是抢先出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皇上,胶东传来急件,说是有流贼勾结倭寇犯我边境,还请皇上定夺。” 一番话说得朝堂上登时一寂—— 要是一般流寇也就罢了,那可是凶名在外的倭寇!真是放任成长,动摇大正国祚的可能都有!眼下大雪突降,已为内忧,再有倭寇这个外患,真是不堪设想…… 有那有心人便想起方才有人说“上天示警”的言语,心里也不禁暗中嘀咕,难不成,是朝中有jian臣?抑或,真的是皇上私德方面…… 却是不敢再想下去。 也有那明眼人却是瞧出来,这兵部郎中名叫梁坤,分明就是胡庆荣做了兵部尚书后,一手提拔起来的,乃是丝毫不掺假的胡太后的追随者…… “胡爱卿是兵部尚书,既出了这等事,是不是已有了应对之法?”下面的混乱,皇上自然尽收眼底,却是不动声色的把视线对准了胡庆荣。 没想到皇上直接把烫手山芋抛了回来,胡庆荣便有些头皮发麻,只皇上既然有问,也只得硬着头皮道: “以臣之见,大雪灾患不过芥廯之疾,倭寇犯边才是心腹之患,为今之计,还是赶紧委派一位沙场宿将,前往胶东平定祸乱才好。不然假以时日,倭寇势力已成,怕是会贻害千秋。” 胡庆荣话音一落,袁烈当即上前一步: “皇上,微臣请战。” 其实早在梁坤上奏说倭寇犯边时,便有无数道视线投向了武安侯袁烈——倭寇凶名在外,杀人劫货,手段不是一般的残忍,危害之大,根本就是朝野尽知。而放眼朝中,如果说还有哪位是大家一致认定,可以制衡倭寇的,也就是武安侯了。 毕竟这位可是打仗的祖宗,一直以来,但凡袁家儿郎出马,就从无败绩,可那是从前,眼下无疑却大大不妥。 实在是瞧今年这雪势,难保帝都这里就会太平啊! 事关朝廷安危,如何也不敢放袁烈离开啊—— 倭寇怎么说也远着呢,雪灾和流民却是近在眼前。 刚刚荣升为阁老的娄明远直接开口否决: “今年雪灾非比寻常,以昌邑为中心,方圆五百里尽皆大雪封门,大正泰半河山都被积雪覆盖,大批流民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