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节 (第2/2页)
葛望媳妇闻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她去集市时,正好碰到刘氏了,知道他们要在路边弄个茶寮。 所以这事她回去后,就开始琢磨。 她娘家是做豆腐的,她在家里时常帮忙,做豆腐豆花这些手艺她都会。 所以想着钱七的公婆既然开茶寮,能不能卖个豆花啥的。 她在家做好了,到时便宜卖给他们,这多少也是个营生。 葛望有时晚上回来,累的倒头就睡,她想帮着分担些。 这般想着就把这话对钱七说了。 钱七听了葛望媳妇的话,惊讶的看着她,没想到她还有这手艺。 知道她是想为葛望分担家计,现在她家除了后院的菜园子,也没有块地种,针线活还不好,不能做针线贴补家用。 看她这样应该是好不容易,才做下这决定的。 知道这里有规矩,出嫁女没有经过娘家人的同意,不能随意把娘家的生计手艺,用在婆家的。 想到这里问道:“你要做豆腐的事,你娘家同意了吗。” 听说好像不同意,会被人诟病不说,还会被娘家人闹。 所以要想出嫁后,用娘家赖以生存的手艺,一定要征得娘家的同意才行。 不然要是因为这事,跟娘家闹翻了,以后有事娘家也不会给撑腰。 所以大多数出嫁的女儿,都会尊守这点。 只要还要脸面的婆家,也会遵守这规矩。 起初她听了还有些奇怪,后来渐渐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相信起初有这个规矩时,这个应该是出于善意的,毕竟比传男不传女强多了。 葛望媳妇听了笑道:“我分家后,我娘家就让我也做豆腐卖,只不过那时刚买了房子,手里就几十文钱,连买个石磨钱都不够,这做豆腐是要天天用石磨的,总不好天天去别人家磨吧,我要是这样做了,还不得被吐沫星子淹死啊。” 她也没想到,娘家人听说她分家后,特意来了一趟,跟她说的这事。 她那时才明白,娘在她临出嫁前,为何叮嘱她,没经过他们同意,不准在婆家做豆腐,原来是防着婆家人利用她。 婆婆跟她提过几次,想学做豆腐的事,被她拒绝后,就开始对她冷淡下来,到后来因为孩子的事闹成那样。 看着钱七继续道:“在说在这村里,我做豆腐卖给谁呀,家境好些的,也不能天天吃豆腐。家境不咋好的,也不会花钱来买,所以这事就这么放下了,现在看你公婆弄个茶寮,所以才过来问问,这要是行的话,卖他们一些豆花,我在做些豆腐,这多少不是能赚些吗。” 钱七听后点头明白了,对着葛望媳妇笑道:“我觉得这事可行,就是不知道,我公公婆婆怎么想的,咱们现在就去问问吧。” 反正她觉的还不错,卖豆花多方便啊。 而且这东西都挺认的,回头她教给婆婆一种豆花芡汁,不愁没回头客。 最主要的是,两家离的这么近,每天不用二老,在早早起来准备食材了。 葛望媳妇听了钱七的话,笑着应了。 她就是来让钱七牵个线,她自己去担心不成,毕竟她的名声,现在不太好,担心被刘氏拒绝了。 两人来到茶寮这会没人,钱七带着葛望媳妇找到刘氏,看刘氏在沏茶,忙过去帮忙。 刘氏看是老三媳妇笑道:“不用你,我趁着现在没上人,在沏两罐茶,等会晾凉了,就够这一天用的了。” 昨天第一天开张,就来了快二十个客人,这让她和老头子忙的特别起劲。 因昨天做的包子少了,今天起早多做了些。 当看到后面的葛望媳妇,笑着让她坐。 知道老三媳妇跟她聊得来,至于她的名声啥的,她老婆子可不在意。 他们家老三和老三媳妇名声不是也不好,结果这人咋样,可比那些一天瞎传话的好太多了。 钱七帮着把茶罐放好,才拉着刘氏说了,葛望媳妇说的卖豆花的事。 刘氏听了想了会,觉的卖些豆花也行。 这一天要是人多的话,他们做的吃食不够,这要是人少了,做多了卖不了还怪可惜的。 既然同样都是要花钱买的,这要是卖一些豆花,别的不说,倒是能轻松不少。 想罢对着葛望媳妇道:“行是行,但是现在还不知道,这东西好不好卖,要不等你做时,我先每天要一小桶吧,要是卖的好我在多要,你看行不行。” 葛望媳妇听了,自然点头同意。 于是跟刘氏商量好了价钱,她在成本上加了一成,这样她赚了些,刘氏也能赚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