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夫妇生活_第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节 (第1/2页)

    因他们没有定制火锅炉,所以用的是烤rou炉子,烧好炭火后,把装汤底的铜盆,放在上面即可。

    孙保财跟孙老爹到了村长家,看牛车陆续的往出走,还有几辆在排队等着卸货,看到这情况不由纳闷,这是买了多少车木炭啊。

    还有不少村民在外面看热闹。

    两人进院后,看钱家人也来了,爷俩走过去,跟他们站到一处说话。

    听钱老爹说完,才知道这次一共在邻县炭窑,拉回来十二车木炭,共计一万两千斤。

    木炭和车费算在一起,一共花了三十六两银子。

    走之前他拿了十两银子,现在看来能分到三千三百多斤木炭,平均三文钱一斤。

    县城的卖碳铺子,价格在四文钱到五文钱不等,这样看来是省了不少。

    其实他用不了这么多炭,不过是当初村长说,要多带些银子,多买些木炭回来。

    一共就这么几个人,所以他和钱老爹还有村长,每家出了十两银子。

    刘长顺家出了五两银子,葛望出了一两银子。

    村长的意思是,木炭可以全部拉回去,也可以拉走一部分,剩下的可以留在这里卖。

    到时卖出多少,在一起分钱。

    当然卖给村民的价格,都是按照成本价卖的。

    其实就相当于,他们这几家,先垫付了进木炭的银子,等卖出去在收回成本。

    他打算先拿走一千斤木炭,剩下的留在这里卖。

    他家其实都买了三百斤了,这会儿拿走一千斤,足够他家用了。

    而且他还买了好多木柴,就算是大雪封门,他家一样能平安度过。

    跟岳父说了他的想法,钱老爹听后,点头认同孙保财的话。

    孙保财家人少,冬日里也就两个屋子放炭盆。

    他家人多,儿子们加上他们老两口的屋子,一共得七个屋子放炭盆。

    就算是白日里,都在堂屋活动,那晚上也要用吧。

    他家现在的条件,还没必要晚上时,把大家都聚在一起取暖。

    所以他打算,拉走两千斤木炭,留下一千三百斤,卖给同村的人,这样也说的过去。

    等木炭都卸完了,田村长过来询问情况。

    听到孙保财和钱家,要拿走的木炭数。

    点头认同,跟他想的差不多。

    招呼他俩家人,过去抬木炭,一麻袋一百斤。

    孙保财家的少,让钱六先给他家送过去,牛车一趟就装下了。

    回家卸下来后,又回来帮钱家忙。

    期间他爹想跟着动手,被他阻止了,这么多年轻人,哪用得着他和岳父这年纪的伸手。

    田村长看少了三千斤木炭,地方空出来不少。

    他家也留一千斤木炭,让儿子搬一千斤到后院。

    剩下这些,除了刘家和葛望家的,都可以卖了。

    这会有的村民,看孙家和钱家都拉炭了,于是也进来询问,价格如何怎么卖。

    听田村长说三文钱一斤炭时,都纷纷表示要购买。

    这价格便宜啊,知县大人已经派衙役来,给他们宣读公告了。

    既然知县大人,都让大家做好防寒准备,那他们岂能不听呢。

    这有第一个问的,就有第二个。

    田村长让田来福收钱秤炭,有的人家要不了一袋子,那就拆开来卖。

    罗斌听村长家木炭到了,连忙赶到村长家,听说才三文钱,也跟着排起了队。

    他娘身体不好,可不能让她冻着了。

    孙保财帮钱家搬完炭,看没啥事了,看孙老爹还要在这呆会,跟他说了声,他要先回去。

    走前让岳父一会去他家吃饭,看岳父应下了才往回走,他要先回去归拢下。

    刚刚把木炭卸到院子里了,这要是下雪了,还不得全埋上啊。

    回去把木炭放到仓房里,留下两袋木炭,搬了一袋,放到刘氏和孙老爹这边的厨房。

    把另一袋搬进自家厨房。

    钱七把面条擀好,放在面案上留着等会吃,刚洗完手擦干,看孙保财进来,还提着一麻袋木炭。

    等他放到角落后问道:“拿回来多少斤木炭啊。”

    孙保财走过去,说了大致情况,看老婆脸颊上有头发落下,伸手帮她往后放了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