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节 (第2/3页)
言语中充满了对大学的憧憬。理科重点班,考得最崩的也没崩出二本线外,所以教室内气氛不错。 “吴哥,你打算考什么?” 同桌问他,吴桀懒懒地支起下巴:“没想好,不过……应该是往b市去。” 那边江溪也正巧被问到了这个问题。 “江同学,你的第一志愿是什么?” 电视台是申市电视台,记者也没想到全国高考状元竟然是这么个漂亮水灵的姑娘。 他对高考状元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惨绿年纪,顶着一副四眼镜,埋头苦读,说话办事总有些轴。 没料到江溪完全颠覆了他的固有印象。 摄像师早就找好角度,架起三脚架,“咔擦咔擦”地拍起视频。 小姑娘没穿校服,天气热,穿了条掐腰的粉色连衣裙,花苞型裙摆,底下露出两条又细又直的小腿,头顶松松地绾了一个丸子,皮肤白,抿嘴一笑,眼里就好像有星星闪烁。 不说同龄人,就他们这些个成年人看着,都有些惹眼。 “华大。” 记者例行又问了几个问题,才收工回去。 校长在一旁搓手听采访,头顶的太阳不烈,却硬生生给他照出了一身汗,眼看江溪不疾不徐、半点不带紧张地做完采访,不免跟旁边的铁头赞了声: “到底是大将风范。” “可不?这丫头高二时我可就看出来了,那就不是一般人。” 视频拍完,没过一个礼拜,就上了当地新闻。 江父江母得意的不行,早先就给亲近的亲戚朋友打过招呼,还没到点儿就在电视机前守着。 七点,申市新闻准时开始。 穿插在东家水管漏了西家丈人公公砸破脑袋上警局的家长里短中,江溪的采访版面统共持续了半分钟,就这半分钟,都被江家村人都津津乐道了好久。 再说起江溪,就不再是“那个脑子犯轴的女娃娃”,而是“上过电视台的文曲星”。 老一辈人,深信这些五迷三道,这么一来,江母就从生了个不带把的,变成文曲星她妈,等同于怀了个金胎—— 这下,再没人在背地里埋汰江家老二绝后了。 与此同时,烦心事也跟着来了。 总有那么些沾亲带故的老亲逮着机会往前凑,要让文曲星去辅导辅导自己孩子。公司办在老家,享受着村里帮忙拉拔来的优惠政策,江母自然不好翻脸不认人,让人有了嚼舌根的机会,说出“一朝得势看不起人”之类的闲话来。 可自家的孩子自家疼,江母舍不得劳累江溪,干脆在填完志愿、办完谢师宴后,直接将女儿打包,由江父送去了b市。 ************* “到了,就这儿。” 两人从机场一出来,就见到江大伯领着俩小的在二号出口等。 江如月现在是鸟枪换炮了。去年高考一结束,趁着暑假直飞了一趟棒子国,开眼角、割双眼皮,将快眯成一条缝的单眼皮硬生生拉成了欧式大双,下巴没敢削,可就这样,也比从前好看了不少。 撸个妆。蹬上小高跟,再挎个雕牌的包包,大波浪卷,乍一眼看去,竟有了都市丽人的错觉——当然,下巴还是太方了。 江峰各自蹿高了一截,在那上蹿下跳,江大伯帮着两人一道提行李:“依我看,还是让溪溪住我家去,平时你嫂子还能帮忙烧个饭、洗个衣服,你就放心让溪溪一个人住新房子?” 来前就通了气,江溪要来这儿长住,到时候华大开学直接去就成。 录取通知书填的都是紫府家苑的地址。 “那哪成?溪溪在这也不是住一天两天的,你家俩孩子,到时候三个人搅一块,整天闹得上房揭瓦的,嫂子能不累?再说,大家都住一个小区,溪溪要真有什么事,您做大伯的还能看着不管?” 江父乐呵呵道,接着又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