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节 (第2/4页)
此,二则,家里就她和女儿两个劳动力,着实供不起。毕竟她们家不像白家,人口多,供几个孩子上学,完全没问题! 白金氏气笑了,“我说你这死脑筋,我有说让他们上大学吗?”以为上大学就那么简单?那可是要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呢!就韦宝和赵拥军那两个憨小子,别说她瞧不起人,那俩,就不是上大学的命! “那为什么要读初中?”王奶奶不解,胡同里有几个小子,也是高小毕业,毕业后就进公社的厂子里做工,每个月有十几二十的工资,也算是拿着铁饭碗的工人,生活别提多滋润了! 白金氏沉默,这老虔婆,还真是从农村上来的,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佳捷径了。想以前,那穷书生还是挺受夫人、小姐欢迎的,想一步登天,还是不难的!而且现在国家安定了,随着国家的发展,读书人肯定得到重视,那高小的学历怕是不够用的。 “你找我说这事,我就一个态度,让他们读初中,等初中毕业后,再当兵、招工!”她不想跟这没脑子的多说了。多说无用! 王奶奶恼了,“这可是你自己说要找我叨叨的,一句话就想打发我?没门!你怎么着也得给我说个所以然出来!”关乎到孙子、外孙,她就算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也得听个明白! 白金氏刚想张口怼她见识短浅,但是她脸上的倔强,令她心一动,这是一个真的在为孙子们的未来烦恼的老人。那一瞬间,白金氏眼中闪过一抹愧疚,她刚才玩笑的心态,似乎太过了。 “老虔婆,这多读书总是没错的,你家那俩小子高小毕业才十三四岁,再读三年书,也就十六七岁,到时候再当兵、招工,也不迟。” 白金氏的话,令王奶奶陷入了深思,她说的似乎有些道理。 白金氏继续说:“现在你觉得高小的文凭是够用,但是再过个几年,国家发展起来,高小的文凭肯定不够了。你们再辛苦三年,三年后他们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发展得更好,这难道不划算?” 其实,王奶奶多少也有些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但是她身边没有个可以商量的对象,心底到底是有些不确定的。家里现在只剩下小宝和拥军两个男丁了,她对他们将来的规划,可是决定了整个家的未来,她自然忐忑万分。 “那你家的那些孩子呢?”王奶奶问道。如果这老虎婆家里的姑娘、小子都读初中,那么她也送家里两个小的去。 这问题倒是难倒了白金氏,但她可没表现出来,“我家那几个自然是要上初中的。”只不过,刘清和石正,得问一问,他们俩的事,可不是她能直接拍板决定的。 王奶奶放心了,她笑嘻嘻地说道:“那感情好,我家小宝和拥军最喜欢跟你家白昌、白仁一块玩了,他们一起升初中,正好作伴!”反正跟着白家的步伐走,应该不会有错。大不了,以后等小宝和拥军毕业后,她厚着脸皮再上门求一求。这白家,无论是在军队、还是在招工方面,都有些门路,到时候死皮赖脸,让白家帮上一帮,还是可以的! 这老虔婆!白金氏白了她一眼,这家伙把想法表现得那么明显,真是不要脸!她根本就不是想让她给她参考参考,她这分明就是想搭上白家,让她给了她准信,将来好扯着这张大皮,让她帮小宝和拥军解决工作!哼!这主意倒是打得挺好的!恁不要脸了! “好咧,我也不跟你说了。我还得回去呢。我女儿可是做了不少好吃的!”王奶奶才不理会白金氏的白眼。这老虎婆,表面看着凶狠,啧,只要不犯到她的软肋,其实她还算好说话。再说了,她们这些孤儿寡女的,不巴着白家,她们能有什么出路?哼,她才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呢! “哦,对了。”王奶奶走到半路,回过头来,“我记得初五那天,白曙那小子就满九岁了?诺,我带了些糖,给他甜甜嘴。这小娃娃,多吃糖,这以后的日子才能甜!” 她从怀里拿出一小包用油纸装好的糖,放到桌子上。这糖是她特地找了以前那挑箩筐、摇着小糖锣的小田给换的,拥军说了,白曙喜欢这味道。 白金氏一脸嫌弃地接过这小包糖,“才一小包糖,恁小气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