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节 (第5/7页)
老朋友王刚牵个线儿。 人在家中坐,工作从天上来。江颜本身对于综艺是拒绝的,倒不是她有什么偏见,只是觉得该吃哪碗饭去端哪个碗。她有看过几档综艺,什么《极限》《跑跑》之类的,很热闹,但是不适合她。她不是十分能够理解,在她印象里面应该专门有一类人去做这件事,就像演员应该专心演戏,歌手应该用心唱歌。偶尔玩一玩是可以的,但总归记得自己是做什么的,把自己专业的事情做好才是第一重要,得对得起自己喜欢的事业,她觉得她喜欢的古琴就不是露脸的行业。戏剧有专门的园子和台子,她安安静静挺好的。最重要的是她觉得自己对于自己专业还没有说牛逼到如何如何,所以还是磨炼自己专业更重要,到没有什么逼格不逼格一说,合适的她也会去,不给钱都行,这个没有什么所谓。因为目前邀请她的综艺看起来还是以宣传“人”为主要目的,所以不去也罢。 接到王刚老师电话她还悠悠的诧异一下,王老师那边还调侃她,“我都不敢给你发微信,本来我以为这个软件我已经算是不常用了,你更不用。”江颜就略不好意思的笑笑,然后答应王老师去和李导见个面谈一谈。她答应谈一谈就是有戏,大多数的邀约她是直接电话里就礼貌拒绝的。 约得不远,帝都一家咖啡厅。江颜从来没有作为名人的自觉性,不遮不掩的,大家一般也知道她性格,也不围观。帝都人民都习惯了,菜市场卖菜的大哥大姐们都知道江颜,艺术家还会砍价呢,买菜挑菜可拿手了。于是王老师和李导坐在那边,看着江颜毫无负担的走进咖啡厅,找到他们。 她非常礼貌,朝着王老师一鞠躬,“王刚老师好。这位是您提到的李导是吗?”王刚习惯了江颜的礼貌,“对对对。”然后江颜也很礼貌的轻轻给李导鞠了个躬,“李导您好。”这才坐下,李导叹为观止,这就是修养。她从走到见面到坐下,你都能感受到这是个非常有涵养的人,从容不迫。 第43章 .日常:农桑 江颜坐下之后服务生过来问是否需要点餐, “热的红茶, 不加糖, 谢谢。”为了保护嗓子, 从学戏了之后她很少再喝刺激的东西,对于糖和盐的摄入要求相对也少了许多。不管怎么说, 正事儿还是要说的, 茶品上来之后,李导说明了自己的意图, “节目整体的目光还是会放在山村本身,这一点你不用困扰, 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找一些能够吃苦的人去体验生活,真实的反馈当地的情况。”李导想到王刚的提醒, 赶紧把她的顾虑说到。 对于这样的事情江颜不会拒绝,一方面来说是做好事,一方面也是有利于整个国家发展的, 虽然不是有关弘扬传统文化, 不过可以当成一场修行。李导没有想到她比想象里面的更好说话,在她了解了要拍摄的地方一个大概之后, 她答应了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也很想尽自己一份心力,什么时候出发都可以。” 准备还是要准备的, 事情拍板, 在一个月之后出发, 留了联系方式后,李导告诉她出发之前会做通知的,带一些换洗衣服和生活用品就可以了,其他的最好不要带。这个江颜表示了解,然后她要去回去收拾一下衣服了。因为要做农活,她心里有数,所以太华丽的衣服就不要带了,她不是心疼衣服,太华丽了穿着不方便,干活更不方便,尤其是一些又曳摆的长裙。她之前去西北的时候也有准备很多适合跋涉的便利的服饰。多是棉麻布料,深色系的,耐穿耐脏透气舒服。 乡村虫子比较多,她虽然怕那些,终归是不喜欢,尤其是蚊虫叮咬会比较痒,他们去的时候正是四月左右,开春了,草木生长,虫子也会渐渐活跃,听导演的意思,至少在那边要待两三个月,所以基础的一些药品、药膏她是要准备的。人吃五谷不可能不生病,当地医疗水平她心里估摸个大概,之前她去过西北,理疗条件非常有限。而且生病了还要给剧组添麻烦,到时候肯定会抓瞎,她就多准备了一些药品,分门别类的,主要是关于退烧和止泻的止血的云南白药,一些急用药品比如速效救心丸她也准备了,这个不是给自己的,是给当地人的。 之前她就遇到过,因为医疗水平落后,心脏病没有办法去大的医院医治,都是当地小诊所开药,这就真的看时效了。有的时候一颗这样的药真的可以救人一命的,虽然她不愿意把事情往坏处想,但是多准备总不是坏事。吃的她不打算准备,当地人吃什么她吃什么,这个她不挑剔。为当地的孩子们准备了一点点糖果,不多,也不会直接给,她是有打算的,首先看一看当地教育情况。 剩下的时间,她跟着伏羲学习一些基础的草药。没错,就是西北当地一些荒山能采到的那种,用途也是比较常见,比如被虫子叮咬了用什么,不小心刮破蹭破皮了,不小心食物中毒了吃什么。这个是山里肯定会有的,不用刻意种,它们都是野生的,不少先民就是靠这些活下来的,尤其是来不及或者看不起医生的的古时候,都是靠着常识和中草药给自己医治一些小毛病的。 西北土地贫瘠,水资源相当匮乏,种植作物以杂粮为主,她也研究了一下关于玉米和豆类的种植方法,或许能够用得上。她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