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节 (第4/5页)
邱澄明期待着,可与此同时,或许是现代社会各种论坛看多了的缘故,或许怀疑精神早就深入骨髓的缘故,对于自己提供证据带节奏什么的,没能做出正确的预估。很多时候,甚至来个yy都能自我嘲笑一番,感觉自己想多了。甚至偶尔还会陷入一阵的迷茫中,心下猜测若是这些东西人家置之不理什么的,他又该怎么办? 终究还是小看了这个天下的其他人。这个时代的人,或许麻木不仁的占了大多数,或许利益相关中做政治投机的也有不少,可大多数知识分子,大多数已经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依然抱着最真挚的热血激情在燃烧,不管是怒其不争,还是哀其不幸,或者斥其不言,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这个国家。 而这些人中,这些做报纸的可以说正是站在最风口浪尖的一群人。那么事儿来了,当这么一群人看到了这些已经在这个时代可以当做铁证的照片,当这信里头的内容被他们自己寻人再次被翻译确认无误,那么他们会有怎么样的震惊?当他们看到邱澄明的信,看到那些描述,知道在这繁华都市之外,在某些常常被忽视的地方,已经潜伏下了这么多小鬼子,还造成了不少人命案子,绑票虐打,他们会不惊秫? 这一群处在政治边缘的知识份子,这些一心用公平公正公知来约束自己的中国第一批报人,并没有因为他们中有不少留学东渡而手下留情,也没有迟疑退缩,第一时间就发出了属于他们的声音,将这一事件直接全部刊登了出来。与此同时,他们还排出了不少的记者,用自己的人脉,在某些地头蛇的帮助下,深入的开始挖掘,想要知道这是不是个例。特别各自的老家什么的,更要查仔细了。都说好狗护三邻,好汉护三村。他们总不能连狗都不如吧。 “查,一定要查清楚,我们不能当瞎子,当傻子,要让众人都知道真相。我们有这个责任!” 这调查的结果……呵呵,这世上很多事儿是经不起细究的,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就中国这人口基数,这么一认真,你说,混进来的小鱼能有跑?即使真有跑的,边上触手只怕也已经断的差不多了。 是的,断了,因为有了邱澄明那信中的实例,再加上这深挖后的其他证据,你说,就是清政府腿软,有小鬼子那边的压力,不敢下手整治,那江湖上的人呢?这年头这个会,那个团的还是很不少的,所谓的除暴安良,所谓的侠义风范,所谓的惩恶扬善等等,都造成了这下黑手的人绝对不少……(恩,或许这也是当时国家太弱的缘故,百姓们想要不憋屈,就只能靠着个人变强来支撑。例如,王亚樵的斧头帮,人家就专门干这个的。)还有那些受了罪的,知道了这是小鬼子干的,不是还能出钱买命嘛,这年头干杀手的还没绝迹呢。他们没有注意到,因为这么一个事儿,文人,武人,难得联手了一趟。而接下来,这相互护卫臂助的事儿还有更多。 且先不说这个,要说这江湖人,那比文人就是痛快的多了,什么信不信的,什么招人要求之类的,他们都听不明白,只是知道一点,那就是这是为了什么干的,所以有几个十分的利索。不单自掏往来费用,还十分利索的举荐了好几个师兄弟,组成了一个个的小队,不住的往外头去。他们来不为别的,只为了杀鬼子。 武人的举动瞬间让不少人高看了些许,还有些在他们行进的时候送点吃的什么的,那是相当的热情,弄个这几个武人也难得感性了好些。对小鬼子的事儿也越发的上心了。 啥为啥是这会儿上心?前头就说了,这偌大的国家,识字率地啊,将军勋贵什么的还好说,这寻常百姓档次的武人没几个认识字的。他们自然也不知道他们干的事儿又厉害,当时兴起也不说觉得:丫丫的,居然想抢地盘?还不给打招呼上孝敬钱?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看着,小爷这就把你们一锅端了,到时候正好还能挣一笔。都说杀人放火金腰带…… 所以啊,这激情什么的有点假,不过这会让半点假都没了,一天到晚被鄙视,甚至被看不起的几个人,看着这些给自己口袋塞吃的人。几个人相互看看。重新给父老乡亲们鞠躬,然后一行人继续往山上去。等等……这又是什么鬼?他们在城里有房子好不?他们才是地头蛇好不?怎么就跑山上了? 嘿,你不跑,不跑等人家反应过来倒打一耙…… 除了享受军民鱼水情的某些人,在其他地方,因为这报纸累篇报道,还有些感性的人趁机火了一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