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6节 (第4/4页)
若是那妖僧当真得逞,她中蛊倒还是其次,只怕当场丢了性命,也并非毫无可能。再忆起崔氏所言,说第一世时,她与周文海走得亲近,徐三忍不住头皮发麻,不敢深思。 她缓缓抬眼,见周文棠紧盯着她,想了想,便低低说道:“我,我也有个‘难言之隐’,一直不敢对你直言。你送我的那把剑,已让歹人给毁了,断作了两半,所以我才……迟迟不肯将剑还给你。是我错了,我任你责罚。” 周文棠把玩着她的手儿,却是轻描淡写地道:“人血淬成的剑,腌臜不堪,断了也应该。” 徐三睫羽微颤,没想到今夜的他,竟是这般温柔,这般好说话。这人一旦餍足,倒还真是好脾气,便连他那一身肃杀之气,威压之势,也都一并消失,不知去了何处。 她渐渐胆子大了起来,骑在他硬实的腹肌上,俯视着他,笑道:“该你了。我还想再问你,我先前听崔钿说,你年少从军,用的是‘唐文舟’的化名,人都唤你‘唐三娘’。你为何会行三?” 周文棠言无不尽,垂眸道:“我娘曾说,她生我二人之前,还有过一个孩子。只是此人是生是死,姓甚名谁,身在何方,她都讳而不言,我便也一无所知。” 徐三轻轻咬唇,又沉思了一会儿,方才对他说道:“我还有一个难言之隐,我想拿你三个难言之隐来换。你莫怪我坐地抬价,实在是这个难言之隐,非同小可。” 周文棠勾唇道:“好,以一换三。” 徐三稍稍低下身子,又轻声问道:“柴荆,还有官家腹中的帝姬,你是否早有算计?” 男人沉沉笑了,半晌过后,方才缓缓说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我若非有这阉宦之名,如何能在后宫之中,完名全节,潜身远祸?为免官家识破我这‘难言之隐’,我才将柴荆献美于上。如你所言,柴荆是我的算计。帝姬……也是。” 徐三虽早已有了猜测,可如今得到印证,仍是心惊不已。 她盯着周文棠,又缓缓说道:“所以,你和妖僧,虽是殊途,却是同道。他以为你被朝廷招安了,以为你忘了当年之誓,但其实,你忍辱负重,尽忠勤政,辅佐陛下多年,和他一样,都是为了要扳倒这大宋皇室,并不仅仅是为了改变这女尊之制。” 周文棠见她思及此处,似是有些意外,稍稍眯起眼来。他挑眉笑道:“这是第二个了。不错。多年以来,朝野上下,皆骂我贼臣jian宦,我倒是不冤枉。” 他稍稍一顿,又攥紧她的手儿,目光深沉,分外认真道:“但我待你,实乃真心。知我懂我之人,唯有我的小兔儿。任你姓甚么,姓徐还是姓宋,我都无怨无悔。” 徐三笑了一下,又试探着问道:“所以,你和周文海,这二十年来,都是在一心复仇。只因你二人的爹娘,当初身故,乃是大宋皇室所为?” 当年妖僧临死之时,曾隐隐透露此语。周文棠闻得此言,默了半晌,点头道:“正是如此。父母生恩,不敢忘怀,愿以一生报之。” 徐三心上疑虑,一一消解。她抿了抿唇,没好气地拧了他胳膊一下,嗔他道:“若是我不问你,你是不是打算瞒我一辈子?” 周文棠勾唇,抬手将她搂入怀中,抚着她的长发,轻声说道:“我一直不提这些往日仇怨,不过是怕你为难罢了。” 他倒是想的多了,她如何会为此为难? 且不说徐三乃是世外之人,说起这些前朝恩怨,都觉得与自己毫不相干。便是相干,柴绍先被官家豢养,之后又多半死于官家或宋裕之手,她纵是流着宋氏的血,却也和这大宋皇室,有着血海深仇,和周文棠倒也是一路。 徐三倚在他的怀中,静静地听着他有力的心跳,良久之后,终是决定将自己最大的“难言之隐”,毫无隐瞒,对他言明。 她思忖半晌,睫羽微颤,低低说道:“我若说了,你可别害怕。我也是世外之人,借尸还魂,才成了徐挽澜。” 遥遥春夜,四壁月华。他搂着她,她靠在他的怀中,缓缓说起了,这两辈子的故事来,说她前生被何人所负,处境又是如何艰难,最后撒手人寰,又是几多心酸。 再说她来了大宋,如何习字,如何打官司,如何经历种种,方才与他初见。而如今再一回味,她这才发觉,周文棠的心思,果然藏得深远。 遥想当年,他借着蒲察之事,对她发怒,逼得她当即起誓,说日后两国开战,便是蒲察,也是她的敌人。她还向周文棠保证,说已与蒲察缘尽,绝不会再与他有分毫纠缠。 后来韩小犬在他手下做事,他不由分说,便将韩小犬派到了西南险地。她与唐玉藻好上之后,他难得消沉,称病不出,借酒浇愁。如今想来,倒是她太过迟钝了,又或是因着他这一层身份,总不曾想到风月之事上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