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节 (第3/3页)
年的张总管,他如今身边跟着的那几个,是断断比不上的。 将张德夸了一番,正要动身离开,就有人报皇后来了。 李定宸不由皱眉,“张总管没叫人去报信?”他就在宫里又丢不了,一时没回长安宫,也不至于就惊动了皇后来寻人。 张德连忙道,“让人去了。只怕娘娘这是见天快黑了陛下还没回,所以担心呢。” 两句话间,越罗已经走近了,看见李定宸也没问他今日为何如此反常,只笑着道,"陛下偷懒在此赏景,怎么不叫上我?"眉目含笑,语气温存,并没有像李定宸所想的那样露出忧虑的神色来。 但那松了一口气的动作,却是瞒不过人的。 李定宸看着越罗,心中万千念头闪闪烁烁,却只有一个日渐清晰:他想把这座山背起来了。 主动的、自愿的。 哪怕会失去一些、哪怕要承受更多。 皇后与自己一体,风雨一起承担,自由也一起纵享,这非但不难接受,反而令人心生向往。 这一场对峙和角力,他认输。 “陛下?”见李定宸直直看着自己,却不说话,越罗不免有些莫名。她低头打量了一番自己的装扮,见并无不妥,便出声询问。 李定宸回过神来,笑着上前拉了她的手道,“天色黑了,皇后要赏景,明日朕再陪你来。” 手握上去的时候李定宸有些紧张,但当真握住了,他的心反而慢慢落了下来。像空中盘旋漂浮的树叶,终于轻轻的落在了坚实的地面上,有了归宿。 那种想见又怕见的感觉没有了,多了一份笃定与从容。 李定宸的脚步轻快,越罗跟在身侧,察觉到他的好心情,虽然有些不解,但也跟着高兴起来。两人携手回到了长安宫,虽然晚膳都没有用好,但这会儿时辰不早,也不好多用,只让人上了一碗汤面,热热的吃下去。 然后洗漱安寝。 李定宸以为自己怎么都该辗转反侧一番,毕竟重新跟心爱之人躺在一张床上,怎么可能平静下来?然而才一沾枕头,居然就这么睡着了,连话都没跟皇后说几句。 越罗一见,便知道他是这段日子总绷着没有好生休息过,自然不会打扰他,在旁边的空位上躺下来,也闭上了眼睛。 …… 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效应,朝堂上重新安稳了下来,却又有不少臣子主动上书,提起这马球赛的事。 这一回他们吸取了经验教训,将马球赛查得一清二楚,这才上书。而态度也不似之前那般只是全然排斥,而是有理有据的分析为何这马球赛如此火热,若是推广又会碰上什么样的问题等等。 竟是难得的要做实事了。 李定宸对此乐见其成,而朝堂上本该反对的那部分大臣也不知为何保持了缄默,于是这种讨论越发热闹起来。 在李定宸这边的配合下,各种数据并没有对朝臣隐瞒。而那些臣子这才发现,其中居然隐藏着如此巨大的利益。若是这些收入能够归国库所有……这么一想,所有人的心都跟着火热起来。 承平多年,国库算不上空虚,但若说丰盈,也是没有的。朝廷每一年收上来的税,差不多只能跟支出持平。偶尔有所盈余,那也是所有人都盯着,若不是户部尚书管得紧,早就被各种名目都挖走了。 但有“不与民争利”这一条在,这话就谁都不好开口,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李定宸。 李定宸自然顺水推舟,让朝臣们上折子,商讨出一个章程来。 若是上交给国库,以什么名义交?谁来管?该怎么管?朝廷的每一项决策,这些都是要实现考虑好的部分。 这件事发生得如此自然,以至于除了王霄和一小部分他身边的人,整个朝堂上下,竟是没有几个人发现,小皇帝已经借着这件事,自然而然的,开始插手朝政了。 第42章 早作决断 “首揆,当早作决断才是!”才一下朝,往回走的路上,同为阁臣的杜卓华就赶上来,匆匆说了这么一句话。 甚至等不得回到内阁。 王霄面色严肃,眉头慢慢皱了起来。他知道,这是因为人心乱了。 皇帝毕竟是皇帝,不论年纪多小,这个身份所代表的意义,到底不同。——汉唐时,还多有以臣凌君、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但到如今,儒家教化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这君臣之纲,哪一个作为正统儒家传人的心里能越得过去? 别看杜卓华说着好似大逆不道的话,但正因说了这些话,才见得在他心里,皇帝毕竟是正统,一旦年长收权,他们其实是无法阻挡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