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早上好_第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节 (第3/4页)

进士们被遴选出来之后,授官之事就要经过吏部了。而且今年同时还是吏部三年一度评审考核各级官员的年份,过了九月,就该有地方官员陆续进京了,同样不可轻呼。

    因此这一日早朝,李定宸便要求廷推吏部尚书,好应对接下来的各种事务。

    对于李定宸在朝堂上逐渐掌控主动权,如今已经可以插手这些军国重事的变化,绝大多数朝臣接受良好。因此皇帝开了这个口,也没人觉得不对。

    而李定宸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急性子,似乎是不想等这些朝臣回家去串联,因此当场便命内侍送上纸笔,让每个人写下自己中意的人选,进行不记名投票。而后当场唱票,工部尚书陶华票数最高。

    虽然这票数相对于上朝官员人数而言很低,但既然是当场选出来的,自然无可更改。

    票数第二的翰林院掌院学士李琦,则升为工部尚书。

    李定宸当场宣布,虽然尚未明旨颁发,但所有人却都认可了这个结果。就算心里有什么想法,但早朝之时,也没有人会主动站出来。他们得回去商议一番,才能决定改怎么做。

    而后李定宸又针对下面底层的官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任。因为涉及到宁王之乱下台的那些人,人数又不少,所以陈渊混在这一群人之中,转任户部侍郎一职,也就显得半点都不惹人注目了。

    第67章 武将计划

    八月里,西北传来了这一年的第二个好消息。

    王安率军与来犯戎戎人在固原镇一带相持数月,最终将之击溃,且大军乘胜追击数百里,深入草原,逼得戎戎人不得不举族远遁,往与大秦并不接壤的草原深处而去。

    跟着王安同去西北的陈庆和楚不凡都是妙人,这两人领命引兵追击,没追上戎戎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就将军队在草原上驻扎了下来,然后——在原地修筑起了寨堡。

    因为附近就有石头山,因此数千人就地取材,不过十几日的功夫,就筑成了三个能够守望互助的寨堡,坚壁高墙,就算戎戎人又跑回来,也完全可以以此为前哨战,与之对峙。

    于是随捷报传来的,还有请求朝廷在此地增设寨堡,派遣军队和官员入驻的奏折。

    李定宸本来就是不拘一格的性子,陈庆和楚不凡这种行事,非常对他的胃口,因此看到折子之后,只是哈哈大笑,回到园子里时,将之当成笑话说给越罗听。

    但朝堂上的大臣们看到这份奏折,心情就复杂多了。

    要说起来,这多少也算得上是开疆拓土之功,该是好事。但大秦本来就地大物博,他们占据的这片地方,水草并不算丰茂,原本就是戎戎与大秦之间默契留出的缓冲地带,秦人不会去开垦,戎戎人也不过来放牧。

    大秦这突然就给占了,用的偏偏是这种无赖的办法,总让人觉得有哪里不对,让这些儒士出身的读书人难以接受。

    还得忍着憋屈在朝堂上商议给他们的封赏。

    结果这边还没商量出一个章程来,那边儿固原的文官联名弹劾王安等武将的奏疏又送上来了,却是这一批京军到了西北之后,不知怎么就把蹴鞠赛给带到那边去了。

    西北本来就民风彪悍,又是养马之地,男女老少大都能上马,这蹴鞠赛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制,很快就沉迷其中,闹出了好大声势。文官们是不同意让这种“玩物丧志”的风气传到军中的,自然百般看不惯,立刻上了奏折。

    消息传到京中,自然又引发了一部分朝臣的不满。

    之所以只是一部分,是因为这段时间李定宸已经在朝堂上建立起了自己的权威,而很多人都还记得,最开始就是他提议将马球赛在军中推广,只不过被朝臣们集体打回去了而已。

    但即便是那时,也没能真的压住他。到底李定宸还是让下头的人自己弄出了马球赛,声势做大之后将之收归户部管理,单是去年便为国库提供了不少补贴,也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