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节 (第1/2页)
“你的案子时间最重要,没时间吃了,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已经提出了上诉,卷宗都转到高检好几天了。” …… 熊小时连一审的案子都还没弄明白,突然手里就多了个一审后提出了上诉的案子? 她连忙向主任汇报:“方老师的身体还没好,他现在转了肺炎,还要再住一段时间的院……” 总之五六天是好不了的您就别指望了他接这个案子啦。 正巧田桃拿着咖啡回来。 她伸头朝她手里的资料册看了一眼。 “二审换律师?” 她问:“一审的律师是哪家的?” 熊小时手里拿的就只有一份判决书,一找就找到了。 辩护人:【孟建国,泰格综合律师事务所】 田桃看完愣了愣,随后嗤笑出声。 “这可是泰格刑事里当家的律师,连他打出来的一审都不满意,又要上诉又要换律师……” 她瞥了熊小时一眼:“运气不错啊。” 作者有话要说: 上章的沙发小天使是 闲人很忙! 这两天没更新,有小天使特意到微博来问我是不是出事了,其实我没啥事,就是大姨妈加胃病,上吐下泻了两天,再加上这章写的无比卡,就拖了更,先给你们补这两章,顺便前50道歉小红包。至于明晚能不能更新,可能就要随缘了。 一到大姨妈就咸鱼,我也很难过。 第37章 44 熊小时看着泰格律所和孟建国这个名字, 微微地咬了咬下唇。 她低着头,开始看这封判决书。 刚看了几行,她的眼睛就睁大了。 她知道这个案子! 不只是她,但凡对新闻媒体有点关注度的人, 都知道这个案子! 从案发到庭审, 整整三个多月,几乎每天都能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关于这个案子的讨论和报道。 如果说刘恬臻的案子是一枚抛进大海里的大石头, 激起了一圈不大不小的涟漪, 那熊小时手里握着的这个案子,就是一头跃起后再次扎进海里的巨鲸, 不仅让一片大海都失去了宁静, 还让无数听到消息的人蜂拥地涌到了岸边,驻足不肯离去。 谋杀案发生在今年的3月5日。 案件中的死者名为宋雪梅, 是药物学领域著名的一位女性学者。因为她杰出的成就,国内甚至设立了以“雪梅”为名的教育基金会和研究所。 2017年3月6日清晨,宋雪梅被发现死在了科研所的办公室里, 死亡时间约为3月5日的23点到24点。 3月6日晚,雪梅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徐修文自首认罪,坦白作案经过,同时也供出了他的同伙,同在雪梅研究所工作的同事林京。 而从他的认罪中,却牵扯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雪梅研究所内工作人员发表的论文,大多数都是由研究人员独立研究完成的,但最终都被宋雪梅以自己为第一作者的名义发表到了各大学术刊物。 这起案件也是由此而来。 徐修文和林京花了长达四年的时间, 研发出了一种抗癌领域的新药。虽然目前还在试验阶段,但只要成功,就会产生巨大的轰动。就在这个时候,宋雪梅要求他们两人把她的名字也加进研发者名单中,与他们共享利益与声誉。两人无法接受从未参与过研究的宋雪梅在这时抢占成果,与宋雪梅发生了多次争执。 在宋雪梅不断对二人的sao扰和施压威胁下,矛盾最终激化,3月5日深夜,两人借口同意宋雪梅的提议进入她的办公室,趁她没有防备,将她杀死。 也是这起案件的发生,延伸出了科研界导师作为论文第一作者真实性的讨论,不少低层的研究人员和学生纷纷发起控诉,称自己的论文成果也曾被老师夺走或分去一杯羹。 “讨伐”的风波愈演愈烈,几乎掀起了一阵全社会性的话题讨论,无数人争相谴责学术界的黑暗现状,对低层科研人员的生存情况感到义愤填膺。 随着2017年6月7日庭审宣判、林京与徐修文被法院判刑,这场讨论的热度再一次被掀到了高峰。 而今天,2017年6月22日,林京拿到判决书的第6日,这份承载着社会各界关注的判决书复印件落到了熊小时的手里。 而需要她辩护的当事人,就是被徐修文在自首时所供出并且自己也在庭审中也认罪了的、这起案件的提出、计划、以及主要实施者—— 林京。 熊小时捏着资料册的手指收紧。 她把这起案子的信息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谨慎地看向主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